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6 题号:19096029
大连前关湿地是国内唯一位于城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其前身是一个水塘,因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等造成水体污染,导致藻类疯长,水华频繁发生。
(1)为治理水体污染,当地环保部门引入以当地原有的睡莲、芦苇、草鱼、螺蛳等为主的动植物进行修复,这主要符合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种植的睡莲能够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净化水质,但由于睡莲从水体吸收并积蓄重金属,使其______,称为生物富集;而且重金属可以通过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即生物富集具有_____的特点,所以要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种植的芦苇属于大型挺水植物,能够抑制藻类疯长,试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利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经过治理,此地旧貌换新颜。如今的前关湿地在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湿地中的阳光、芦苇、游鱼、绿头鸭等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其中植物种类多样,如水中有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等,堤岸边有杨、柳等,这反映了群落的
_____结构。这样的分布使群落中各种群的______重叠较少,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营养物质等资源。
(3)湿地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植物→食草鱼→绿头鸭。植物同化的能量与食草鱼同化的能量的百分比不能代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原因是_____。单位时间内食草鱼同化的能量与绿头鸭同化的能量之间存在差值,差值能量的去向有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科研工作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统计黑桫椤个体数,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黑桫椤个体数平均值
12345678910
A71751061671415610.3
10.0B19610148115185410.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这些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从山脚到山坡黑桫椤呈镶嵌分布,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结构。
(4)调查保护区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10,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个。
2022-11-01更新 | 41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亚热带森林拥有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是昆虫重要的栖息环境之一。为研究昆虫多样性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我国科学家在某亚热带森林中选择若干大小相同的样地,分别种植1、2、4、8、16和24种当地植物,形成不同植物多样性梯度的生态系统,并对样地中的生物进行观察统计,研究其变化规律。
(1)研究人员种植的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
(2)亚热带森林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环境中的碳,再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碳排放到无机环境中,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
(3)为研究植物多样性对不同营养级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者将昆虫分为植食性昆虫和植食性昆虫的天敌昆虫(捕食性天敌昆虫和拟寄生天敌昆虫),并对各实验样地中昆虫的种类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
①在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植食性昆虫位于第___________营养级。
②图1结果表明:植物多样性对所有昆虫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请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天敌昆虫多样性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

   

(4)在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中,科学家提出“上行控制”和“下行控制”两种模型:上行控制指较低营养级的种群密度、生物量等决定较高营养级的种群结构。下行控制指较低营养级生物的种群密度、生物量等受较高营养级生物的控制。
科学家对统计的数据分析、处理,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单独评估不同昆虫类群对植物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生有机物的总量)的作用,结果如图2。结合图2分析,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昆虫类群与植物初级生产力的调控关系支持哪一种模型?说明理由______
2023-07-30更新 | 209次组卷
【推荐3】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如图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___________(“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理由是___________。食物链乃至食物网能否形成取决于哪一项?___________
A. 可利用太阳能       B. 初级消费者可同化的能量
C. 总初级生产量       D. 净初级生产量
(2)太湖中的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这样的群落结构在生态学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
(3)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研究者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对治理后的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稀释100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所示。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个/L。

(5)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KJ·m-2·a-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能量X为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则表中生物类群V和能量Y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生物类群
同化能量871.27×105141.1×10515.91×1050.88×105211.85×103
能量X369.69×10561.77×1052.81×1050.34×10519.26×105
能量Y501.58×10579.33×10513.1×1050.54×105192.59×105
2023-12-07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