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辽宁 高三 模拟预测 2023-05-28 6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无壁原核生物。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支原体没有染色体,因此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
B.肺炎支原体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
C.膜蛋白在肺炎支原体的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加工
D.溶菌酶和抗生素联合使用,能增强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
2023-05-23更新 | 7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对下列教材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①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②观察叶肉细胞的细胞质流动③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     ④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A.实验①③④均需使用体积分数95%的酒精
B.实验②③中的细胞需始终保持生活状态
C.实验②③④均需使用显微镜
D.以上实验均需使用染色试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图显示了人体某细胞的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实线表示仅葡萄糖存在,虚线表示同时存在稳定浓度的半乳糖。据图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持续呈正相关
B.葡萄糖的跨膜转运一定伴随着ATP的水解
C.半乳糖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抑制作用
D.转运葡萄糖的转运蛋白也可以转运半乳糖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 遗传病唐氏综合征是由21号染色体为“三体”引起的。研究表明,父亲与婴儿21三体的关系不大,约95%的21三体都源于母亲卵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常。请问21三体产生的可能机制是(  )
A.初级卵母细胞产生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导致
B.次级卵母细胞产生过程中,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导致
C.次级卵母细胞产生过程中,有丝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
D.卵子产生过程中,减数分裂时着丝粒未分裂导致
2023-05-28更新 | 4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 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重组而形成
B.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C.拉马克认为不同物种适应的形成与可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有关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2023-05-28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环丙沙星、利福平、红霉素等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殖,其抗菌机制如下表,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下列有关耐药性的推测,错误的是(  )
抗菌药物抗菌机制
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红霉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A.变异产生可以分解抗生素的酶类
B.变异产生运输抗生素的转运蛋白,构建主动外排系统
C.变异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
D.变异使核糖体成分发生改变,不易被外源化学物质结合
2023-05-28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均受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B.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离不开大脑皮层的参与
C.人体缺Na+,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D.感受器能将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组枝条所带有的嫩芽、幼叶数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B.A组枝条没有生根是因为枝条下端切口处没有生长素
C.B组结果表明灭菌培养液中不含促进枝条生根的物质
D.本实验结果表明圆褐固氮菌能够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2023-05-28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9. 一些人对猫过敏。目前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蛋白质Fel d1(简称F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B.猫的舔毛行为不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
C.人体内能产生抗F蛋白抗体的细胞不能识别F蛋白
D.如果夫妇二人都对猫过敏,则子女对猫过敏的概率大大提高
2023-05-28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我国北方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N1和N2的种群数量总是此消彼长,呈周期性波动
B.a点时,N1的种群数量为该种群的K值,N2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从N1传递到N2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D.该生态系统分解落叶的速度小于热带雨林与温度有关,与湿度无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龄组/年生物量/thm-2砍伐强度/%24.025.938.6
1013.2414.7315.64
2072.5475.0981.08
30161.87166.10171.12
A.塞罕坝由荒漠变成林场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C.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D.与治理前相比,林场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提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2. 下列有关光与生命系统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可被高等植物细胞和高等动物细胞感知,调节其生命活动
B.光可被高等植物细胞和高等动物细胞吸收,用于制造有机物
C.光可影响植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也可影响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
D.光既参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也参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023-05-28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