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组成细胞的分子 >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4 题号:1983298
Ⅰ.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__________的微生物生长,而其它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___________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利用____________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
Ⅱ.“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每年10月,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橘子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的营养价值高,而且药用价值也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3)江西某橘子盛产地想建立一个大型的果酒、果醋加工厂,发酵阶段,两者控制条件的区别是_______。需要发酵的菌种是__________
(4)橘皮精油是食品和化妆品配料的优质原料,提取橘皮精油常用________法,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并调节pH到7~8.
13-14高三·江西·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中A-D组是高中生物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

(1)A组实验中用同一个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三次,每次仅调整目镜和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视野最亮的是______________

(2)B组实验中从某植物的叶绿体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如下图)。如果在色素提取过程中,没有加碳酸钙,则无显著变化的色素带为_____________

(3)C组实验要想观察到砖红色,还需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若用正常人的尿液代替糖尿病患者的尿液重复实验,结果观察到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4)做D实验时,甲图是某二倍体(2n=4)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乙是某同学根据甲图C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其主要不正确的有: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017-05-12更新 | 202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一定气候条件下,未收割的小麦会出现穗发芽现象,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步骤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
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A__________
加缓冲液(mL)111
加淀粉溶液(mL)111
37℃保温适当时间后,终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B__________试剂显色
显色结果+++++++++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①步骤①和④中加入的A、B分别为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小麦。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X处理是__________。若I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_(深于/浅于)白粒管,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②a-淀粉酶和β-淀粉酶在水解淀粉的过程中分别断裂不同位置的糖苷键,形成的水解产物也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
2023-07-18更新 | 12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图中甲、乙代表构成①的主要化合物,①—④代表细胞中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回答:

(1)甲为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内不具有①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3)若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内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则在②和④中检测出放射性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
2020-08-05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