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长素 >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20851218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植物体中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_____
(2)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运输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3)研究发现,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
(4)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a),如图甲所示。

①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②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_____(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5)图乙是水平放置的植株的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茎远地侧的是_____
(6)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生长素与_____的受体识别来传递信息,可以通过影响细胞的_____来调节细胞生长。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

(1)生长素是由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
(2)乙图中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a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___mol·L1
(3)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顶端优势产生的机理,实验如下: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植物幼苗随机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不作任何处理,B、C、D三组除去顶芽,C组再在去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再__________(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将四组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侧芽的生长状况。预期_________组侧芽不生长。上述生物小组的少数学生在实验中发现,C组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3-09-05更新 | 19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是生长素(IAA)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作用机理之一。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IAA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在成熟组织中,IAA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_________运输。由图中过程可知,与IAA结合的受体有_________
(2)图中酶合成并运到细胞膜上发挥作用,除需要线粒体供能外,还需要_________(填细胞器)直接参与。
(3)据图可知,在IAA作用下跨膜运入细胞壁的方式为_________。实验发现IAA溶液和酸性溶液都能使细胞壁松弛,细胞吸水,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且IAA促使分泌速率和细胞伸长速率一致。据此,IAA促进细胞伸长的机制很可能为_________
2023-05-14更新 | 380次组卷
【推荐3】拟南芥,双子叶植物,是遗传学研究重要的模式生物。图1所示为拟南芥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甲、乙表示物质,I、II表示反应阶段。

   

(1)图1中,甲代表的物质是____,乙代表的物质是____
(2)将下列选项用箭头排序,表示出图1中阶段Ⅰ过程____
①活化叶绿素a促使水光解,释放出e和H+
②光能传递到叶绿素a
③e经一系列传递后将NADP+还原为NADPH
④类囊体膜上各种色素吸收光能
⑤ H+将能量传给ADP,后者在酶的作用下合成ATP
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后,幼苗在破土前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而在破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以直立生长。(如图2)。
(3)结合所学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分析,“弯钩”的形成主要与____分布不均有关。
A.赤霉素B.生长素C.乙烯D.脱落酸

(4)关于“弯钩”内外侧的生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
①破土前,内侧>外侧   ②破土前,内侧<外侧   ③破土后,内侧>外侧   ④破土后,内侧<外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试分析破土前后,拟南芥幼苗顶端形态差异的生物学意义。____
2023-12-09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