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0 题号:21227300
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实验过程如图1、2所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流程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肺炎链球菌与人体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从实验④小鼠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并非全部是S型活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1所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实验中,_________对照能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除了通过观察注射后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区分R型和S型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要获得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 3 放射性可知,标记的物质是噬菌体的________
(4)图3 实验过程,在不同保温时间破碎细菌细胞检测 DNA 条带在试管中的分布,结果如图4:按破碎细胞时间先后排序,检测 DNA 条带在试管中的分布结果的排序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格里菲思和艾弗里通过实验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表一表二是他们利用肺炎双球菌进行的转化实验。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表一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处理实验鼠生活状态
①R型活细菌注射实验小鼠不死亡
②S型活细菌注射实验小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实验小鼠不死亡
④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实验小鼠
表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处理培养基上的菌落类型
①S型细菌的DNA+含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含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R
③(S型细菌DNA +DNA酶)+含R型细菌的培养基R
(1)表一④实验处理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通过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外转化实验设计思路与体内转化实验设计思路不同的是体外转化实验将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3)表二①实验处理的结果培养基上的菌落类型是___________。②③实验处理的结果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问题,有人对艾弗里的结论表示怀疑。
2019-01-24更新 | 21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的填空。
(1)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___________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3)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
(4)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搅拌离心后发现32P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中。
(5)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进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的本质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4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随着不同学科交叉的深入,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为证实这一问题,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作出这一假说的依据是____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2)艾弗里和他的同事进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了____(填“加法”或“减法”)原理,即每个实验组用____法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对照组未作处理),观察加热杀死的S型菌细胞提取物(去除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对R型活细菌的转化活性,从而得出结论:____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
②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___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③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____
2024-05-15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