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8 题号:21605862
图1为城市附近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此实验中人工光源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期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基本稳定)。实验持续15天:1~5天,无人工光照;6~10天,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天,无人工光照。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时间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将其归入三种生态功能团,即植食动物(如蛾类幼虫)、肉食动物(如蜘蛛)和腐食动物(如蚂蚁),结果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代表________;肉食性动物2是________级消费者。
(2)如果②、③、④代表能量流动过程,④代表的能量大约是②的________
(3)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据图2可判断出“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依据是:与1~5、11~15天相比,________
(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需进行10天研究即可,没有必要收集11~15天的数据。相比于10天方案,15天方案除了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外,另一个主要优点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研人员对我国南方某淡水湖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调查,发现:
①每年5~9月份由蓝细菌引起的水华频繁爆发;
②生产者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变化明显,鱼的种类和数量也随季节波动;
③在秋冬和冬春季节转换中鱼类在池塘不同水层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
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说,蓝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如果想了解各种鱼种群的数量,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科研人员的上述发现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 
(2)某年水华爆发时,该淡水湖的鱼类大量死亡,死鱼腐烂后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生态系统远离稳态的现象是______的结果。经人为干预,较长的时间后,生产者和鱼的种类、数量又逐渐地上升,该演替过程属于______。 
(3)该淡水湖中肉食性鱼类的数量较少,是因为能量流动具有______的特点。
2021-01-09更新 | 6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人工生物浮床技术(如图)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请回答问题:

(1)水华主要是由一些蓝藻类生物构成的。从细胞结构来看蓝藻属于 _____(原核/真核)生物,从生态系统成分来看,蓝藻属于______
(2)浮床上种植凤眼莲能富集 Cu、Hg,凤眼莲采收后 _______(用“适合/不适合”作答)做家畜饲料,原因是___________
(3)蓝藻水华爆发是湖泊污染的重要标志。蓝藻产生的藻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与_____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________
(4)浮床上的植物与蓝藻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息环境,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____
2020-10-07更新 | 7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若某一外来物种入侵该系统,则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锐减,________稳定性降低。
(3)科学家通过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一个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模型分析,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是____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调节。

(4)某一简单的生态系统只有一条具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动物取食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情况,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a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分析此图中净生产量k,该部分能量也就是用于_____
2016-12-12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