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长素 >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21656990
植物激素并非孤立起作用的,激素与激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下图1示赤霉素、乙烯与生长素代谢的关系(部分)。请据图回答:

   

(1)吲哚乙酸(IAA)是最常见的生长素,其元素组成是____________。生长素通过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将信号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效应。
(2)由图1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抑制____________,提高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浓度,进而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3)生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其机理是: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发现一种矮生玉米,为探究玉米生长矮小的原因,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这样的推论:该品种玉米矮小的原因可能是控制_____________合成的相关基因不正常,而控制_____________合成的相关基因正常。赤霉素对促进正常玉米茎伸长的作用不太明显,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椴树是我省常见的树种,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山谷、山坡均可生长,生产生活中常用扦插进行椴树苗木的繁殖。生根粉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生根粉对椴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实验:
① 取当年生椴树枝条若干,每个插条上部保留2片1/2叶,插条基部切口斜切,均分为7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 min。
②在恒温的扦插培养池中,插条以适宜株行距插入消毒过的珍珠岩基质,添加足量的水后,根据实验时气温、光照等条件调节喷水量。待插条生根后,逐渐减少喷水量,适度增加光照。
③从扦插后的第5天开始观察,分别记录愈伤组织出现、根原基形成、不定根发生的时间,并依照相应数据计算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结果如表:

生根粉浓度/(mg·kg1)

愈伤组织出现/d

根原基形成/d

不定根发生/d

生根率/%

平均生根数/条

0

12

19

28

34.5

3.5

100

11

16

25

50.5

4.0

200

10

16

24

53.0

4.3

500

9

15

23

62.8

4.5

1 000

9

15

24

46.6

4.5

2 000

10

17

25

37.1

4.4

3 000

14

22

31

26.4

3.1


(注:①生根率=生根插条数/插条总数×100%;②平均生根数指生根插条上不定根的平均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其只能由产生部位单方向运输到作用部位,称为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插条经过________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形成根原基、不定根。步骤①中插条基部切口斜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知,生根粉对椴树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为____________,生根粉对插条生根的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
(4)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生物兴趣小组进一步测定了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后在不定根发生期插条内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如图。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生长素和脱落酸对插条生根表现为相互____________,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
2020-11-25更新 | 23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三碘苯甲酸(TIBA)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阻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促进侧芽的分化和生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较__________(填“低”或“高”),生长良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__________形式运输至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2)向顶芽处喷施适宜浓度的TIBA溶液后,其顶端优势现象减弱,侧芽生长增强。研究发现,TIBA可与生长素竞争结合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载体。据此推测,TIBA解除顶端优势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
(3)为探究TIBA能否抑制植物的向光性,某兴趣小组将长势相同的玉米胚芽鞘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喷施一定浓度的TIBA溶液,对照组喷施__________;再将两组幼苗置于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4)将TIBA应用于农业生产时,人们发现其作用效果较植物激素更稳定,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023-07-24更新 | 1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请完成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
(1)极性运输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某同学为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特设计实验操作如下图。
   
上述实验现象应该为: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组织不均等生长的原因有以下两种对立的观点:
A.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
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用3H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一侧,并测得该侧放射性百分率为84.2%,另一侧放射性百分比为15.8%,用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向光侧(原生长素处理的一侧)放射性百分率为68.9%,背光侧放射性百分率为31.1%。
实验二: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弯曲的向日葵下胚轴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分别为50.5%和49.5%;黑暗中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各为50%。
①实验一的结果支持__________(填字母)观点,原因是生长素发生了__________
②实验二的结果支持__________(填字母)观点,但实验二存在明显的缺陷,你认为还需对实验二的设计思路做怎样的完善?__________
2023-10-12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