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概念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22068751
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_____,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是______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____,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作用。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kJ。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肠道菌群与肿瘤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促进肿瘤的形成;另一方面益生菌群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与激活,且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产生重要影响。免疫检查点是指免疫系统中存在的抑制受体和抑制信号通路,主要包括CTLA-4(表达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PD-1(多种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和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能在多种肿瘤细胞上表达)如下图所示。

(1)肠道中所有的菌群构成一个__________,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NF-kB信号通路,已知该通路与Bcl-xL、Bcl-2等抗凋亡基因的有关,推测肠道菌群对肿瘤形成有促进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T细胞需要信号刺激才能被充分激活,已知CD28是T细胞表面的一种信号刺激受体,CTLA-4和CD28有共同的配体(配体能与受体结合),请解释CTLA-4作为免疫抑制受体抑制T细胞活化的可能机制_____________
(3)在肿瘤患者体内PD-1与PD-L1的表达均上调,分析由此出现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针对上述免疫逃逸,科研人员研制了免疫受体抑制剂,以_____________(填“阻断”或“促进”)免疫检查点分子与配体的结合。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中富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小鼠与缺乏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小鼠相比较,应用PD-L1抑制剂后,富有双歧杆菌的小鼠中肿瘤的生长速度减缓,对照小鼠对PD-L1抑制剂治疗无明显反应。若要进一步验证上述益生菌的作用,需要进行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__
2022-05-27更新 | 388次组卷
【推荐2】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
(1)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时所选蚯蚓生长状况应基本一致,目的是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大于、小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构成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研究实验,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_____蚯蚓的数量。
2024-04-15更新 | 2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资料一;鳄雀鳝为外来入侵物种,属于肉食性鱼类,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它几乎通吃。若投放到天然水域中,会对当地的水体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
资料二:我国新设立的河北雄安新区将依托白洋淀生态环境建设,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有研究人员对白洋淀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________法调查白洋淀中某种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
(2)某人工湖中发现外来鳄雀鳝,若要研究该人工湖群落的变化,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_;鳄雀鳝主要通过听觉捕食,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类型中的_______信息的作用;从个体角度分析,该信息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在设计图示生态系统时,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需考虑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我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8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