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 育种(旧) > 杂交育种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22709871
马铃薯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常引起马铃薯栽培品种的块茎腐烂现象。马铃薯二倍体野生种不结块茎,但对软腐病具有高水平的抗性;该抗性遗传模式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基因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马铃薯栽培种与野生种有性杂交很难成功,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抗性基因转移到马铃薯栽培种中。
(1)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品系甲(染色体:2n=48)和二倍体野生种乙(染色体:2m=24)的杂种植株丙(染色体:2n=72)若干,对体细胞杂种丙的叶片组织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四倍体株系丁。用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品系甲做父本,与体细胞杂种丙进行回交,获得了五倍体回交后代(戊)。
①马铃薯栽培品种与二倍体野生种有性杂交很难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
②用文字和箭头表示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丙的基本过程。
③杂种植株丙是_________倍体。如图1所示,上述育种过程得到的丙、丁、戊大部分都能产生块茎,但是形成的块茎在形态和皮色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变异。图1中2所示的对照品种为__________

(2)按照下列方法对图1所示的块茎进行软腐病抗性的测定:每个株系取10个重约100g的块茎,用打孔器在块垄上打孔后,注入50μL软腐病菌菌液,再将打孔器打出的块茎放回原处,用凡士林密封伤口,称重。放置一周后,将腐烂的块茎组织用水洗掉,用吸水纸吸干水分,重新称重,结果如图2。块茎的病变组织与健康组织间存在明显的界限,不抗软腐病株系的块茎接种部位周围的组织变软腐烂,呈浅黄色或褐色。

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
(3)若要向马铃薯栽培种转入软腐病的抗性基因从而使其获得抗性,具有较大困难。根据本文资料信息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选育出广谱抗软腐病菌的枯草芽孢杆菌,制成菌剂。从发酵工程应用的角度,该菌剂属于___________
23-24高二下·北京·期中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杂交育种的过程中雄性不育系植株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一)某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有甲、乙两个品种,均只开白色花。甲品种表现为雄性不育(雄蕊不育),乙品种表现为雄性可育。已知该植株育性由等位基因M、m控制,M对m完全显性;基因T存在时对不育基因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可育。现选取甲品种和乙品种植株杂交,F1全部可育,F1自交得F2,其中有1/2的F1自交后代全部可育,另1/2的F1自交后代中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1)培育杂交植株时,雄性不育株只能做_____,控制甲品种雄性不育的基因是____,选育雄性不育株甲的目的是______
(2)杂交亲本甲、乙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F2中可育植株基因型共有_____种。仅考虑F2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部分,其中的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二)科学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获得了三体新品种,其中 R基因控制雄蕊的发育与成熟,使植株表现为雄性可育,r基因使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三体图所示。该三体品系减数分裂时,较短的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含有较短染色体的雄配子无受精能力。

(3)该三体植株进行连续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F2中三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4)为在开花前区分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红色花基因H整合到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r基因所在染色体上有其等位基因,在三体植株自交所得的F1中,确定雄性不育系和雄性可育保持系的方法是______
2023-01-12更新 | 24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水稻(2n=24)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杂交种的杂种优势,但杂交种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产量。
(2)水稻的抗病和感病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常用单体(2n-1)进行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水稻的单体系(抗病)应有______种单体,若感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将感病水稻与水稻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以及比例为______时,可将感病基因定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3)现研究人员将抗病,感病基因(R/r)定位于2号染色体上,已知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雄配子不育,现有两个2号单体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育种时通常以__________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杂交,每次均选择_____________单体植株,最后让该单体自交,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
2021-04-16更新 | 27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生物变异在进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下列于生物变异的现象,并回答相关问题:
(1)玉米的高茎(显性)和矮茎(隐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A、a控制);抗病(显性)和感病(隐性)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B、b控制)。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基因在染色体的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观察到自交后代四种表现型及比例为: 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   =47:1:1:15。
     
若推测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则发生该基因重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只考虑雄配子的形成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则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精原细胞所占比例为______
(2)诱变育种常用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进行诱变,请举出其中常用的化学因素的诱变试剂_________(至少两例),假设青霉菌有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对于一个有108的个体的青霉菌群来说可能出现的基因突变数目是__________。诱变育种常应用于植物,例如芦笋(XY型性别决定植物),芦笋种群中植株不抗旱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应用紫外线处理芦笋植株的配子可产生显性突变的抗旱基因。某科研小组用紫外线处理多株不抗旱的雌雄植株的配子使部分配子发生显性突变,并受精获得大量后代,有一定数量的后代为抗旱个体。请分析后代_______________(能 / 不能)出现抗旱雄株数量明显多于抗旱雌株数量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8-07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