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22862196
食醋酿造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过程,主要微生物为霉菌、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食醋发酵过程分为淀粉糖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三个阶段,期间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并产生各种酶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最终形成食醋。
(1)发酵原料中的淀粉属于_______________糖,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营养物质)。参与发酵的多种微生物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对食醋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下图为醋醅不同层次的酵母菌和醋酸菌数量变化情况。

①用_______________获得单菌落后,挑选菌落数符合要求的平板进行计数。
②由图1可知,整个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呈现_______________的趋势,且在不同层次上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初期,由于_______________,上层菌增殖速度高于中层及下层菌。之后,随着发酵条件的变化,酵母菌基本停止繁殖而主要进行_______________发酵。在第7天以后随发酵时间延长,酵母菌的数量呈降低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③图2显示,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天繁殖最快。
(3)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只有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食用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才能在标签上标称“食醋”,以冰酸醋,添加水、酸味剂等勾兑生产的“食醋”只能归类为复合调味料。试说出发酵醋与勾兑“食醋”营养成分方面的区别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需要经历石漠化阶段→草丛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顶极群落阶段。回答下列问题:

(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一个群落会替代另一个群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石漠化阶段应该引进优良的草种,如三叶草,而不能引种构树、盐肤木等灌木树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顶极群落阶段,动物具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3)在顶极群落阶段调查发现甲、乙两种鸟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是捕食者,两种鸟类在长期的共同进化过程中,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022-01-27更新 | 5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红耳龟原产于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这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某地区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______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可用于自身的______等生命活动。
(2)红耳龟的______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调查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的______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数量,结果如表所示。

红耳龟

乌龟

中华花龟

中华鳖

蛇鳄龟

数目(只)

148

20

8

4

1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_____。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
(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①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判断依据______
②红耳龟入侵后,由于当地物种中缺少天敌的制约,得以迅速繁殖。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物种______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
2022-11-01更新 | 27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01年第55届联合国大会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人为干扰导致森林退化是目前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威胁之一。请根据所学生态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地衣因无表皮细胞分化等独特的生理结构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附生地衣对生态系统的养分和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使用价值。
(3)人工引种后,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原生林和次生林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的群落的__结构。群落中种类繁多的生物会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网),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必须依赖食物链(网),原因是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山地生态系统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因重捕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少数标记个体死亡,则对调查结果的影响情况是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但大多数生态系统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8-08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