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5 题号:2982157
果蝇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下表是两只亲本果蝇交配后,F1的表现型及比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基因B与b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 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应测定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果蝇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这种变异属于____
(2)右下图甲、乙表示基因B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甲、乙两图中能表示基因B表达过程的是______
若B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__________
(3)已知果蝇某一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活,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基因型为____
(4)果蝇的眼色受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野生型果蝇的眼色是暗红色,现发现三个隐性的突变群体,眼色分别为白色、朱红色、棕色。以上群体均为纯合子,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中的非同源染色体上。
①实验中发现,隐性的突变群体中,任何两个隐性突变群体个体间的杂交后代都是暗红眼,说明眼色至少受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任何一种双重隐性个体眼色都是白眼,而野生型的暗红色眼是由两种不同的色素——朱红色和棕色在眼中积累导致的,那么______(白色/朱红色/棕色)眼色对应的等位基因控制另外两种眼色的表达。
③现有一暗红色眼雄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不知有几对基因杂合,现将该果蝇与多只隐性的雌果蝇(控制眼色的基因都是隐性的)进行测交, 请预测测交后代结果,并做出杂合基因有几对的结论。
I.如果测交后代_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一对杂合;II.如果测交后代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两对杂合;III.如果测交后代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有三对杂合。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二倍体圆叶风铃草花冠呈蓝色,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研究人员发现三个纯种白花隐性突变品系,其突变基因及基因型如下表。为确定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不考虑其他突变和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突变品系突变基因基因型
w1w1w1/++/++
w2++/w2w2/++
w3++/++/w3w3
(1)杂交实验说明w1、w2的位置关系是___、w1、w3的位置关系是___
(2)若将突变品系乙、丙杂交,F1的表型为___,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
(3)杂交一、二中的F1相互杂交,后代出现白花的概率是___。杂交一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种,其自花传粉,子代开白花的概率为___
(4)另有一白色突变品系丁,由隐性基因w4决定,甲和丁杂交,F1全为白色,F1自交后代均为白色,可推测w1和w4的位置关系是___。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性。
2023-09-22更新 | 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水稻和番茄是两性花,可进行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是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ms基因是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番茄雄性不育的基因。MS对ms为完全显性,基因型为MSms的植株随机传粉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番茄幼苗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由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者将苗期紫茎雄性可育和苗期绿茎雄性不育两种纯合品系杂交,F1测交,对F2在苗期和结果期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
F2检测单株数可育株不育株
苗期紫茎植株64631
苗期绿茎植株64163
实验结果说明绿茎b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该发现对于育种工作者苗期筛选雄性不育株有何应用_____
(2)目前雄性不育株多以自然变异为主,可供选择的材料有限。科研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雄蕊特异基因SISTR1成功获得了雄性不育番茄。该研究在作物育种中的意义是_____
(3)籼稻和粳稻是水稻的两个品种。纯合籼稻和纯合粳稻杂交,其杂交种花粉中均存在某种杀死花粉的毒素蛋白,部分花粉因缺少对应的解毒蛋白,而造成花粉败育。研究发现编码这两种蛋白的基因均只位于籼稻12号染色体上的R区,该区的基因不发生交换,如图所示。   

①纯合籼稻和纯合粳稻均无花粉败育现象,但其杂交种产生的花粉50%败育,则败育花粉应含有_____的12号染色体,理由是_____
②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单独敲除杂种植株的C基因,其花粉均败育,双敲除B、C基因,植株花粉均可育,推测C基因表达出功能蛋白的最早时间是_____。科研人员将1个 C基因转入杂种植株,获得转基因植株甲,检测发现甲中转入的C基因并未在12号染色体上。转基因植株甲自交,仅检测12号染色体的R区,子代中分别与杂交种和籼稻12号染色体R区相同的个体比例依次为_____
2024-05-30更新 | 11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口粮作物。太谷核雄性不育基因在小麦育种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太谷核雄性不育植株进行遗传学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
(2)小麦是雌雄同株植物。现有一株太谷核雄性不育植株,其是否可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探究该不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某实验小组选择了纯合可育植株作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该不育植株杂交。小组成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演绎推理,相关过程如表所示,请完善表中①~④的相关内容:

预期结果

预期结论

F1全为雄性不育或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小麦株型的紧凑型与松散型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选择纯合的紧凑型小麦与松散型小麦杂交,F1全为紧凑型小麦。太谷核雄性不育基因MS2是一种显性基因,将其导入F1小麦中,获得两种类型,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让该转基因F1小麦与松散型小麦杂交。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转基因F1小麦为类型1;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转基因F1小麦为类型2。(须写出是否可育)
2023-04-02更新 | 3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