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光合作用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4 题号:3072838
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和所利用到的实验方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科学家科学发现实验方法
A卡尔文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CO2→C3→C5→(CH2O)同位素标记法
B沃森、克里克DNA的双螺旋结构物理模型建构法
C艾弗里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同位素标记法
D摩尔根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法
A.AB.BC.CD.D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据此对有关的一系列生命活动进行追踪观测、下列有关此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给玉米叶片提供,玉米的根细胞中可能会产生
②给小球藻提供一段时间后,可出现在等化合物中
③用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021-12-10更新 | 2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卡尔文等人在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小球藻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A.光照时间越长,C3的积累越多
B.光照时间越长,C5的积累越多
C.光照时间越长,带有放射性的物质种类越多
D.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集中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2022-08-28更新 | 1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1<t2<t3<t4<t5)的光照,分析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光照时间

0

t1

t2

t3

t4

t5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

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⑥


注:表中①-⑥依次代表3-磷酸甘油酸(C3H7O7P)、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酸(C3H7O7P)、已糖、C3淀粉。
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自变量
B.t1时,①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
C.14 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
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2020-09-25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