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78 题号:505182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土,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2011·全国·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43]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ε-聚赖氨酸(ε-PL)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且人体可将其分解为赖氨酸,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能分泌ε-PL的微生物,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V表示过程,①~③表示菌落),已知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透明圈。

(1)实验中需注意无菌操作,下列需要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_。
A.土样B.甲培养基C.接种环D.涂布器
(2)图中第I步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甲培养基能提供目的菌所需的全部营养,其中包括水、碳源、氮源和_________等营养物质。
(3)通过步骤II能筛选出产ε-PL的菌种,因此,乙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在进行第Ⅲ步接种时,应挑选_______(①/②/③)号菌落。步骤I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检测上述收集到的ε-PL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制能力,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等菌种分别涂布于某培养基表面,再将浸有不同浓度ε-PL的滤纸圆片置于平板培养基表面,培养后测量清晰区的宽度,结果见下表。注:“+”表示无清晰区,“-”表示未进行实验。
清晰区宽度/mmε-PL浓度/
203040506070
微生物大肠杆菌++7.210.811.613.3
沙门氏菌++6.59.210.913.0
酿酒酵母7.29.112.613.414.8-
红曲霉+++++6.3

结果显示ε-PL对______________的抑制作用最强,且ε-PL对四种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与浓度______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为使结果更具说服力,还应增加___________实验。
2022-05-26更新 | 226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是某研究小组配制的适合尿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蒸馏水
1.4g2.1g0.2g10.0g1.0g15g1000mL

(1)上述培养基的成分中,为尿素分解菌提供碳源的是____,提供氮源的是____。该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____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培养基。 
(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此菌落来源于____________,此时______较能准确地反映样品中的活菌数。 
(3)培养过程中,常选择菌落数在______区间的平板统计计数。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真实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尿素分解菌经X射线照射后不能正常生长,添加某种维生素后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步筛选出的产脲酶细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能对分离的菌种做进一步鉴定,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23更新 | 9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孔雀石绿(简称MG)是广泛使用的有机染料,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容易引起土壤污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从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高效的MG降解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知MG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MG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1)培养基的配制:MG降解菌富集培养基需含有NaH2PO4、KH2PO4、NaCl、NH4Cl、CaCl2、MgSO4、水等,再加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培养基配制好后,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无菌处理才能后续使用。
(2)MG高效降解菌株的富集:如图所示,将1.0g土样接入含上述配制好的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将三角瓶置于30℃、180r/min摇床中振荡培养1-2天,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直至培养液变浑浊后,换瓶重复操作2-3次,以达到富集的目的。
(3)MG高效降解菌株的分离和纯化:图中所示的分离纯化细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初步估测A中细菌细胞数为1.5×109个/mL,若要在图中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且每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约为150个,则应将A中的菌液稀释__________倍。
(4)MG高效降解菌株的鉴定:将纯化获得的菌种接种于含过量MG的固体培养基(其他营养成分等适宜)上,根据培养基是否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鉴别出目的菌株,原因是____________
(5)MG高效降解菌株的保存:获得纯净的菌种后,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若需长期保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022-07-03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