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8 题号:8108241
科研人员从耐盐植物中获得了耐盐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耐盐基因转入水稻细胞中,进而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下图表示构建耐盐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在构建的耐盐基因表达载体中,图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有耐盐基因启动子,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在构建耐盐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对质粒进行切割,从而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盐基因导入水稻受体细胞,根据农杆菌的感染特点,将耐盐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经过转化作用进入水稻细胞,并将其插入水稻细胞______________上,从而使其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
(4)受体细胞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进一步培育成幼苗,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转基因水稻是否培育成功可使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陕西榆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水稻育种成功得益于对雄性不育性状的利用,育种工作者就某水稻品系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基因开展了下面的一系列研究。
(1)水稻在抽穗期,幼穗中的雄蕊进行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此期间水稻对温度敏感。温敏雄性不育系S2表现为高温条件下(≥25℃)雄性不育,此雄性不育性状由RNZ基因控制。为了研究高温对RNZ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S2植株,均分为两组分别在低温、高温条件下进行处理,请根据后续实验过程分析:
①检测RNZ基因的表达情况。请依据所学知识,写出以基因转录像对数量为指标,检测S2叶片和幼穗RNZ基因表达情况的基本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记录数据如图。与S2叶片中RNZ基因表达情况比较,温度变化对S2幼穗中RNZ基因表达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RNZ基因编码的核糖核酸酶在生物体各组织细胞中广泛存在,催化tRNA的加工。依据上述实验结果,研究人员猜测,由于叶片光合速率不同于幼穗,RNZ编码产物可能也分布于叶绿体中。为验证此推测,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①构建RNZ-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GF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此表达载体除具有融合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外,还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表达载体导入____________中,然后通过_________技术获得转入RNZ-GFP融合基因的水稻。
③实验者将转基因植物细胞置于适宜的波长光谱的激发下(该操作会使叶绿体会发出红色荧光),观察到____,证明RNZ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中。
④本实验还应补充一组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能支持③的结论成立。
(3)根据以上研究成果,为了最终揭示温敏雄性不育的机制,请写出接下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个即可)
2020-04-16更新 | 60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 RNA,该病毒通过表面的 S 蛋白与靶细胞膜上的 ACE2 受体结合实现入侵。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原 检测、抗体检测三大类。研发和注射疫苗是预防主要手段。
(1)2019-nCoV 能通过 S 蛋白感染人的呼吸道黏膜细胞,却不能感染人的皮肤细胞, 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人的核酸检测呈阴性,但抗体检测为阳性,请解释可能的 2 种原因: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抗原检测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其原理如下图,其中,待测液体加到样本垫的 A 端,B 处含有游离(不与垫子结合)的过量的与胶体金(聚集后呈红色)结合的抗体 1,C 处垫子上固定有抗体 2,抗体 1 和抗体 2 可与病毒表面同一抗原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D 处 垫子上固定有抗体 1 的抗体。若 C 处和 D 处都变红色,则为阳性。

(3)检测过程中反复进行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这 种结合共发生
A.1 次B.2 次C.3 次D.4 次
(4)若待测样本中不含新冠病毒,显色结果出现 ,结果为阴性。
A.只有 A 处变红B.只有 B 处变红
C.只有 C 处变红D.只有 D 处变红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多种新冠疫苗。重组腺病毒疫苗的研发策略是:将 S 蛋白基因整合到复制缺陷腺病毒的 DNA 中,形成可表达 S 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后不在细胞内增殖但可进行基因表达。
(5)与直接注射 S 蛋白相比,该方法可以引起人体_____________免疫,效果更好。
(6)重组腺病毒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有
A.逆转录酶B.限制酶C.蛋白酶D.DNA 连接酶
2022-09-03更新 | 26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内部通常是缺氧的环境,蓖麻毒素蛋白(RTA)可作用于核糖体,使蛋白合成受阻,从而引起细胞死亡。TAT是一种短肽,可转导蛋白进入细胞,含有氧依赖性降解区域ODD(多肽)的融合蛋白可以适应低氧条件稳定存在,但在常氧条件下会被蛋白酶降解。科研人员以RTA作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分子,利用TAT的作用将融合蛋白转运进入肿瘤细胞,并利用ODD的作用减轻RTA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分别构建了含TAT-RTA(660bp)和TAT-RTA-ODD(870bp)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并成功得到相关融合蛋白。
(1)可采用PCR的方法获取融合基因TAT-RTA,需要根据TAT和RTA基因设计引物,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已知RTA基因和欲得到的TAT-RTA融合基因的结构如图1所示,TAT基因编码链序列5'ATGAGCTACGGCCGTAAAAAGAGACGCCAACGTAGA3′,为顺利构建表达载体,需要在引物1的5′端加入____________酶切位点,引物2的5′端加入____________酶切位点,利用TAT和RTA核酸序列设计引物时,要求在RTA蛋白的前端引入TAT短肽,请根据要求写出引物1____________(写出引物5′端的12个碱基即可)。

(2)载体的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His标签由连续的6个组氨酸构成,可用于对重组融合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将PCR得到的TAT-RTA融合基因和载体双酶切后,再用____________酶连接。但是在研究时,发现融合蛋白中没有His标签蛋白,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可通过引物2的特殊设计使His标签正常表达,请结合图1和图2写出引物2____________(引物中如需添加碱基补足对应的密码子,可以添加任意碱基)。

(3)科研人员将得到的重组融合蛋白经腹腔给药荷瘤小鼠(患实体肿瘤的小鼠称为荷瘤小鼠),研究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

请写出本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_
产生该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3-04-21更新 | 13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