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4 题号:9274353
为了培育性状优良的万寿菊,常用万寿菊与孔雀草进行有性杂交,如用基因型为DD的万寿菊与基因型为AABB的孔雀草杂交,获得的F1具有更优良的抗病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例中F1_____倍体,其不可育的理由是______可用______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恢复可育的能力。
(2)万寿菊存在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鉴定方法有目测法、花粉离体培养法、活体测定法等。
①花粉离体培养法是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花粉,在______(仪器)下统计花粉的萌发率以测定花粉活力,其培养过程利用了_______原理。
②万寿菊雄性不育受细胞质基因(单个,S为不育,N为可育)以及核基因(成对,Ms为可育,ms 为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有一种表现出可育如S(MsMs)即为雄性可育,则雄性不育基因型为____ ;让不育型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杂交,可稳定维持不育系存在 (细胞质遵循母系遗传)。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但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案,据图回答:

(1)过程①所示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 ,“γ射线”属于______________诱变因子,应处理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_______________
(2)若过程①处理并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经基因检测是由于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经过程②一代 自交、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 1/3,则经过第二代、第三代自交并筛选获得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表现出_____________ 的特点,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一般是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
(4)互花米草是我们常见的耐盐植物,在南通沿海滩涂大量分布。有人尝试利用互花米草与水 稻杂交获得耐盐水稻,但很难成功,这是因为互花米草与水稻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
2021-05-23更新 | 64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二倍体,茎秆中白色(Y)对紫色(y)为显性,叶片中稀裂叶(R)对分裂叶(r)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一定的处理让野生型青蒿成为三倍体植株,该三倍体青蒿_______(填“可育”或“高度不育”),这种三倍体青蒿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2)用X射线照射分裂叶青蒿以后,r基因中一小段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分裂叶转变为稀裂叶,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____
(3)现用白秆分裂叶植株与紫秆稀裂叶植株杂交,F1均表现为白秆稀裂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染色体变异可导致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整体缺失,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植株可以存活,两条都缺失的植株不能存活。现有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0”代表该染色体缺失,下同)与基因型为yyOr的植株杂交,子一代存活植株中紫秆稀裂叶的比例是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45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一种真菌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回答下列问题:
(1)某品种水稻对稻瘟病菌有一定的抗性,为判断抗病性状的显隐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
(2)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将甲和乙进行杂交获得F1,再将F1与丙进行杂交,获得的后代再分别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选出抗病植株。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获得的某-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每年用稻瘟病菌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1R1r2r2r3r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分析原因发现是稻瘟病菌发生了___,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_______
2020-11-11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