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辽宁 高二 期末 2022-01-21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其(     
①把握了时代脉搏,为解决时代问题提供具体路径
②秉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理论精髓
③植根实践,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永葆生机活力
④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漫画《“科学”标准》蕴含的哲学启示是(     

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真理性认识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④以往的感性经验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2021年入夏以来,中国多个省份进入“用电荒”,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这与电力需求增长过快导致的供给相对不足和电煤价格上涨、“双控政策”影响等因素息息相关。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会被人为地创造
③事物间的联系构成了发展的条件       
④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当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性质的改变       
④实践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生动论释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根源
②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系统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同一物品,有人视如珍宝,有人弃如敝屣;有人趋之若鹜,有人避之不及。这句话说明(     
①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价值观             
②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③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       
④价值选择决定人生的成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人的审美意识体现在服饰之中。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居民以中山装为主要服饰;改革开放初期,青少年追求流行的喇叭裤;现如今,西服和休闲装占据了社会主流。服饰审美意识的变化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①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②源于实践的社会意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意识能领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一定的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2021年10月26日,某地举办“劳模大讲堂”,邀请全国劳模与当地一线职工现场交流。在此期间,劳模们讲述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和大家分享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宝贵经验和感人事迹。该地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①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性活动
②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③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劳动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现代汉语中,“文明”与“文化”这两个词有意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②“文化”和“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
③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                    
④“文明”的外延比“文化”的外延要广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原始图画又慢慢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后来,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各种字体纷纷诞生。汉字发展到今日,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由此可见,我国汉字的发展(     
①印证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②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品格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特点       
④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