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美澳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延期)考前模拟政治试题
山东 高二 期末 2023-05-29 7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22年12月4日,国际上首次开展的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的水稻种子,随同神舟十四号成功返回。在轨实验的120天,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团队系统地研究了空间微重力对植物的影响,为今后利用改造开花基因来促进植物适应空间微重力环境提供了新方向,为人类未来载人深空探测提供生命支持。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动力,科研服务社会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
③要抓住研究重点,主导科学实验的性质
④要变革生产方式,直接推动社会的进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被称为防疫“新十条”。“新十条”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特点,对风险区域划分、核酸检测范围与频次、感染者隔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修订。这是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的有力举措。这一修订的哲学依据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B.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正确把握规律、解决问题的前提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中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宪法与时俱进修改完善,宪法理论、制度和实践不断创新发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成熟完备,夯实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对宪法不断修改完善是因为(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状况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2022年12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小切口”法律,充分体现了人民意愿和实践需要,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这一法律实施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法律的出台
③群众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重庆缙云山山火发生后,一群00后的“摩托骑士”自发前往灭火前线运送物资,用“重庆崽儿不虚场合”的无畏担当筑起一道“防火墙”,用实际行动谱写青春最美的华章。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努力增长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拥有幸福人生,需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③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④将维护个人利益作为奋斗的出发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2022年7月,“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正式展出,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敦煌石窟考古的丰硕成果和重大学术价值。展览期间,主办方通过线上全景展厅,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举办该活动有利于(     

①推动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体现中华民族的全部风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③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复原当时社会生活的历史原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2022年12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包容互鉴是中阿友好的价值取向,中阿文明相互欣赏,书写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我们从彼此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这启示我们(     
①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要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1-16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连续六季《中国诗词大会》收视总计超过30亿人次,《万里归途》《功勋》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记住乡愁》《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传统文化电视节目成为品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沪剧《敦煌女儿》等叫好又叫座。有温度、有深度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激发观众广泛情感共鸣,这得益于文化创作(     
①立足时代,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②尊重文化多样,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
④拓宽文化惠民渠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2022年12月,南京市600多所中小学结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丰富的活动。13日上午,来自江苏、辽宁等全国40多所小学的师生代表,通过网络云课堂共上一堂主题班会课,一起倾听历史、朗读国家公祭读本和抗战家书。这说明了(     
①通过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规定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②国家公祭日活动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不同类型的活动体现了在爱国主义方面改进教育方式
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发挥文化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历史性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饱含时代性、前瞻性和创造性。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这一理论跃迁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自我革命,以历史主动精神回应时代化之问与现代化之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       
①以更宽广的胸襟、更包容的情怀海纳百川,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化成果
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③主动发声、勤于阐释,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和恒心
④要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凝魂聚力,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科学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