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009627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雄壮的国庆阅兵式令人无比震撼,激发出国人心中的爱国热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中华儿女的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它生动展示了军威,扬了国威,看得亿万国人热血沸腾,激发国人努力奋发、砥砺前行;阅兵活动不仅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文化实力,更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的决心。

材料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说:“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出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她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并通过参加顶尖的交流会,围绕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融合发展进行深度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庆阅兵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述如何才能让中医药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音乐对激发全民族的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诞生于延安的《黄河大合唱》,就是在炮火纷飞的抗战时期;激发了全民族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

80年前的春天,在抗日战争最焦灼、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难关头,在延安一间简陋的窑洞里,作曲家冼星海抱病写作六天六夜,完成《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它借鉴西方交响合唱的音乐形式表达民族心声,融独唱、重唱、对唱、齐唱、朗诵等为一体,多声部、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管弦乐队伴奏,是中西合璧、和谐统一的音乐,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它以黄河为中华民族象征,从延安窑洞传遍全国,激励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起抗争、保卫祖国,在抗战烽火中被评价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硝烟散去,《黄河大合唱》依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具有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的力量。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如今被打造为延安鲁艺文化园区,吸引着大批游客参观。据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相关领导介绍,为了保护革命旧址、传承鲁艺精神,鲁艺文化园区分为核心遗址保护、延安文艺纪念馆、东山革命文艺家馆群、西山艺术实践体验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五个区块,20位在鲁艺工作过的老一辈人民艺术家当年居住过的窑洞已恢复原貌,成为革命文艺家个体馆。


1)八十年前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今天《黄河大合唱》依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黄河大合唱》借鉴西方交响合唱的音乐形式的意义。
2020-04-06更新 | 4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

材料一:当全世界都在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沉管的安装完成欢呼时,总工程师林鸣,却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偏差测量结果。偏差16公分!这对于水密工程而言算是成功。但林鸣说:不行,重来!茫茫大海,暗流汹涌,把已经固定在深海基槽内、重达6000多吨的大家伙重新吊起重新对接,一旦出现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几乎所有人都想说服林鸣罢手。可林鸣依旧坚持,经过42小时的重新精调,偏差从16公分降到了不到2.5毫米!缩小了几十倍的差距!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今天,新一代中国工匠们又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智慧,再一次释放出了惊天动地、感动世人的技能效应。匠心铸梦。只要有“匠心”精神,就能在技工技能上寻求新发展;就能去锻造和擦亮“中国造”;就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跨越伶行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历经6年规划、9年建造。15年来,面对许多世界级难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勇于挑战、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创新实践,取得了系列技术突破,获得1000多项专利,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是中国桥梁“走出去”的靓丽名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工匠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2)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是中国桥梁“走出去”的靓丽名片。结合材料二,请你从文化传播主体的角度,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19-03-18更新 | 1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国内立刻掀起了“莫言热”,大家涌向书店抢书或者网络下单,多地出现一书难求的局面。业内认为,莫言获奖带动大家重拾文学热,提高阅读兴趣,是令人欣喜的事。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从文化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2020-01-0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