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实现人生的价值 > 价值与价值观 >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09100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我国今面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科学防治,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并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动谱写了可歌可注的英雄篇章,诠释了凝聚中华民族磅礴之力的伟大精神。不管是身在抗“疫”一线24小时作战的科研专家、医护人员,还是各地党员干部和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或是主动居家隔离的群众,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一份力量:向世人表现出疫情防控的“中国力量”。我国的新冠肺炎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在世界处于低位。

广大医护人员被称为“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向民众发出“不要去武汉”的建议,自己却深入武汉抗疫一线,与其他科研、医护人员一起探索病毒传播规律,科学制定诊疗方案。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在全国多地陆续复学之际,钟南山寄语中小学生:有国才有家;要时时心怀“大我”,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疫情还没有过去,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戴好口罩,保持距离。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战“疫”是怎样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
19-20高二下·安徽六安·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创新”解决的是发展动力不足,强调内生性;“协调”解决的是各类发展短板,强调均衡性;“绿色”解决的是不可持续,强调的是永续性;“开放”解决的是自我封闭孤立,强调联动性;“共享”解决的是分配不公,强调公平性。五大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党第一要务,全面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努力奋斗。

说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2023-08-03更新 | 10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为政首: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保障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稳住压舱石,必须培育新型农民、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稳住压舱石,还要抓长远重根本,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乱象,防止过度“非粮化”特别是“非食物化”。同时,坚持科技兴农,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一头是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另一头,是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米粒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走进某学校的食堂,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我们提倡适量点餐、推广‘光盘行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在全民、人人有责。

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某班召开班会,让大家发表自己看法。某同学认为:勤俭节约是我们一种传统美德,但是在当前“消费为王”的时代,提倡勤俭节约是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分析我国如何才能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
(2)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明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021-01-18更新 | 86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互联网+公共政务”无疑为众多“创客们”的梦想腾飞插上了翅膀。“双创”得到了业界学界纷纷响应,近年来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巨大创造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但仍有少数观点认为,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总的来说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普通民众缺乏专业知识,因而不宜在全社会广泛号召动员。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批驳上述“少数观点”。
2016-11-26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