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13031231

2020年12月17日,发源于中国的太极拳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蕴聚东方文化精髓的太极拳进一步得到世界认可。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太极拳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汲取传统养生和技击智慧而编创的一种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里及外的形体表达,练习太极拳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修身养性。太极拳理认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济,方为太极”。集文化、健康、武术三种属性于一体的太极拳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共享古老东方的体育实践。据不完全统计,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练习太极拳者已达数亿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承和发展好太极拳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太极拳中蕴含的哲学智慧进行恰当的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殷墟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这里出土的以甲骨文、青铜器等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全面、系统地展现出三千多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人类文明史上重要历史阶段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2024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青铜器、陶器、甲骨、玉器等近4000件套文物集中公开展示,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作为遗址博物馆、考古博物馆,殷墟博物馆通过整体展示遗迹和一个遗迹出土的所有文物能够更好诠释商文明。据介绍,殷墟博物馆新馆展陈聚焦商文明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这些部分既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同时,作为一座考古博物馆,新馆展陈不再是单个文物的展示,更多的是成组器物的全方位呈现。无论是妇好墓的铜爵,还是从亚址墓、马危墓等出土的器物,都是成组地与观众见面,让人更好感受殷商文明的全貌。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摇篮,也是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1928年,中国考古者在洹河沿岸铲起第一锹土。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90多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考古人持续不断的发掘研究,沉睡三千载的商文明走入公众视野。如今,殷墟已成为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随着殷墟博物馆新馆的落成,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实现一次系统梳理和有力呈现,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也迎来了新起点。

(1)殷墟博物馆新馆能让人更好感受股商文明的全貌。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殷墟博物馆新馆落成对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
(3)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4-04-27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记载,存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公元605年,陏炀帝征发百万民工,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疏通江南运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货物质和精神财富,足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促进了当时经贸的发展,瓷器、茶叶通过它转运到外贸港口,江南的丝织品通过它转运至西北丝绸之路,从海外进口的珠宝、香料和棉毛制品等通过大运河辗转运往全国各地。大运河不仅促进了两岸几十座城镇的发展却繁荣,还培育了市民社会,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价值。
2016-11-26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每位公民的日常践行。
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1月27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台北中华艺术馆开展。展示了山东省的木版年画、潍坊风筝、桃木雕刻等6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5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制作,台湾民众对山东丰富多彩的非遗产品和传承人的精彩技艺赞不绝口,特别是久居台湾的山东老乡看到长久未见的家乡物品和听到浓浓的乡音,倍感激动和亲切。
结合材料,说明在台湾举办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文化意义。
2018-01-15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