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3259001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当下正在凝聚的“抗疫精神”至少有三大内涵。其一,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精神。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这个伟大的群体是发着光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深入最危险的一线,面临疯狂病魔,承担巨大风险而英勇战斗、救死扶伤。其二,团结高效、无私奉献的精神。7 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同时作业,短短十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行动之高效令世界惊叹。其三,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这次疫情防控中,基层党组织、社区居委会行动之迅速,执行力之强大前所未有。这种“抗疫精神”,就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阐释,是鼓舞和激励人民奋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又一次精彩迸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抗疫精神所彰显的时代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一个地名是一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人们的情感所系。在海内外寻找乡愁的华人心中,地名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那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他们的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人们对地名的情感是个人的、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
在上个世纪末,出现了为经济发展一哄而上、改名成风的现象。一位老兵到了台湾,晚年一直想回大陆,但身体原因只能让孩子回来寻根,孩子根据地名却难以找到。后经民政厅翻阅档案才找到家乡。老先生感慨说,地名改的让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古人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徽州山川秀丽,历史悠长,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民间习俗自成一统。     走近徽州,步入由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雕刻和天井组成的徽州民居,仿佛走进了梦中的故园。为了发展旅游,带动经济,1987 年徽州改成了黄山,令人神往的韵味幽雅的古城文脉中断,魅力不再。
近来,古地名的恢复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据人民日报进行的网络调查,现在支持黄山复     名为徽州的网民占 70%以上。也有人认为,恢复古地名不能任性。有些新的地名促进了当地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必要恢复古地名,且恢复古地名会耗费大量物力人力等问题。
(1)从“文化作用”的视角说明为什么要恢复古地名?
(2)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谈谈你对“恢复古地名不能任性”的理解。
2018-01-18更新 | 100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某通讯企业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本次禁运事件,给我国通信产业、半导体产业敲响了警钟,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要务。

材料二1999年,为了祖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进步,邓中翰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成功事业和优裕生活,凭一颗滚烫的“中国心”,回国创办中星微,担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率领研发团队取得了“星光中国芯”七大核心技术的突破,并实现了研发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心”在“中国芯”研发中的作用。

(2)有人认为,“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才有意义”。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2018-06-06更新 | 19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通过党史学习,使我们更加洞悉我党百年的风雨历程,使我们党更好地从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启迪,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党史学习,让我们走近狱中写下《清贫》的方志敏、“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以“潜绩”默默奉献人民的谷文昌……用党史这本“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洗涤心灵之尘,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开展党史学习的现实意义。
(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点群体。请为你的学校
开展党史学习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1-04-30更新 | 2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