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7 题号:142935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弘扬功勋模范精神,奋进伟大复兴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6月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表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事业一辈子孜孜以求、默默奉献,贡献突出、品德高尚的功勋模范党员,激励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干净担当,党中央决定,授予马毛姐等29位同志“七一勋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就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力量”相关知识,说明“七一勋章”颁授活动的育人价值。
(2)请就学校开展“弘扬功勋模范精神,培养理想信念”主题班会拟两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不超过20字)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迫切要求。

A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实施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本市是农业大市丘陵山地较多的实际,政府鼓励农户规模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薄皮核桃、大樱桃、圆铃枣等经济作物,通过专业合作社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产品深度加工后通过电商物流热销全国各地,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政府市场化运作,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文化和生态环境、科技推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实行差别化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了一批文化遗产、红色记忆、民俗表演、生态采摘、特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品牌,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深化改革中,政府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综合管理创新试点、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农村提供政策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A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文化价值。
2018-11-05更新 | 20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严格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推动了我国文物事业发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在文物的保护、抢救、利用、管理上,一些地方还存在“脱靶”现象。有的保护手段单一,保护技术缺乏针对性;有的开发不当,只讲眼前利益、不顽长远发展;过度开发、忽视保护……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12月3日晚,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正式开播。这档节目此前就因集齐了九大最具份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而引起广泛关注,开播第一期,便在豆瓣上取以往人们了解文物,大多通过参观博物馆,能获取到的信息很有限。
如何才能让文物“活”起来呢?总导演于蕾和她的团队从零开始研发,历时两年,广泛征求观众和文物收藏者的建议,反复推敲、打磨,终于形成了如今的集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首期节目中,国宝守护人梁家辉从国宝石鼓引出了故宫守护人梁家五代父子的故事。从守护文物的人和他们与文物的故事,到传承千年文脉的民族大义,节目组对人文关怀的挖掘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在舞台设计上,节目组将中国古典韵味和现代舞台科技相结合,融合纱盒投影、透视冰屏柱、巨型环幕于一体,呈现出精致逼真、流畅自然的效果。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点评说:“文物讲述故事,故事浸透文物,明星与戏剧形态结合,实现了文化类节目从抽象感受到具象表达的转化,国宝为载体,回望历史,诠释文化,可以说是真正中国式的节目创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文物保护?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宝藏》节目组的成功对于文化创新的启示。
(3)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安小雁塔博物院时强调,“保护文物的同时也要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如何让文物“说话”?请你提两条建议。
2017-12-22更新 | 59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至今审读和鉴赏这些古色古香的文字,仍让人内心空灵宁静,有情不自禁的敬畏感。但现代人理解和接受甲骨文有点困难,甚至根本无法识别这些上古时代的文字。一方面是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一方面是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存在隔膜,如何打通这个文化隔膜,是传统文化复兴传承的关键。

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让甲骨文这种古老文化“活”起来了。设计者深入挖掘甲骨文的文化内涵,通过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让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跃然眼前。意蕴深远的传统文化符号竟与“神马、有木有”等网络流行词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寓教于乐中,也让年轻人对这个“古老的朋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传统观点看来,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文字,甲骨文离普通大众的生活似乎很远,它只是考古学家、学者、古文字研究爱好者们所关注的对象。但是,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这种古老的语言文字也可以被重新开发和利用,进而转化为一种可供现代人沟通和交流的网络资源。在网络时代,本来高冷的甲骨文有了萌萌的表情包,深受网友们的欢迎,已然给我们带来一种启示,古老的“甲骨文”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红利,也可以带来文化红利,如果有创意,曾经曲高和寡的甲骨文也会从历史中走出来,走入我们的生活,走向我们的时代。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甲骨文表情包这一创意的当代价值。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设计者是如何让甲骨文这种古老文化“活”起来的。
(3)打通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的文化隔膜,是传统文化复兴传承的关键。请对此提两条建议。
2019-04-19更新 | 2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