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特点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15314768

2021年10月2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同心”一经发布便引来网友一片热议:


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     正面                         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     反面

冠军申申:太有中国文化味啦!牌体由圆环加圆心构成,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典雅的“中国式”细节让奖牌更具立体质感,其中奖牌正面做了祥云纹和冰雪纹,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祥云纹跟2008年的祥云纹相呼应,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冰雪纹表现了冬奥会的特征。奖牌背面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有24个星星表示24届奥运会,一方面它能够体现中国人文与天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冬奥运动员在赛场上驰骋赛场的激情,群星璀璨的意象。

冬奥妞妞: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象征全世界人民,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团结一心,共享冬奥盛事。

牛年阳光:奖牌盒以大漆和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既突出了中国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的理念。奖牌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冰雪底纹上印有北京冬奥会会徽、核心图形以及“Beijing2022”字样等相关信息。挂带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


运用文化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冬奥会“同心”奖牌巧妙构思和精彩创意所蕴含的任意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其设计理念。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代诗人尚镕写道:“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黄河流经千里,山西在黄河边建起鹳雀楼,王之涣为此写下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江西滕王阁,王勃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北黄鹤楼,李白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下,许多城市有名山名水,但只注重修庙建寺,而不注重建楼题词。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发展。缺乏文化支撑,必定没有生命力。  
我国历史名楼多建于水陆交通枢纽,多为木质结构,在经历了风霜雨雪的侵蚀或战乱的破坏后,留存至今的多只剩下遗迹(址)。鹳雀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数百年来,无数观光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楼内还设有两部楼梯间和两部载人电梯上下相通。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滕王阁,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现楼是1983年10月1日第29次重修.1989年落成的滕王阁。  
有人认为,这些装了电梯的“名楼”是一种假古董,没必要重建,关于这些“名楼”重建的质疑也一直存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回应“名楼”重建的质疑。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说明清代诗人尚镕观点对当前楼阁建设的指导作用。  
(3)结合材料,谈谈楼阁建设中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2017-04-24更新 | 14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再临安吉考察,同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该地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

“两山论”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过程,也是快速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往往是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了工业化的中期,环境加速恶化,不得不用“金山银山”换取“绿水青山”;再到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以后,就基本具备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条件。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决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要妥善解决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
(2)依据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两山论”的形成及其作用。
(3)如何才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某市政府决定举办一次专家报告会。请你以专家的身份写份发言提纲。
2020-07-16更新 | 16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波及全国。疫情面前,只能前进,不能退却;只能胜利,不能失败!战斗、战“疫”、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一个个“战”字催人警醒,见人担当。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在灾难面前,我们不仅凝练了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更经历了一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洗礼,进一步树立和塑造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灾难是见证我们坚实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抗击疫情的战役,也锤炼着这个时代的偶像观,此次抗疫中,许多专家在网络上走红,既丰富了“网红”二字的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的尊崇。钟南山被网民称为“超级偶像”,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一句“一线岗位换成共产党员”圈粉无数。白衣天使、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这些抗疫英雄来自不同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成为群众赞美的新偶像。

“站着站着,你就睡着了;看着看着, 我就哭了。”这句话饱含着网民们对冲锋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的深情。一场全民战“疫”让人们认清楚,偶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相信经过这次锤炼与淬火,人们的偶像观会更加成熟,会更有营养地哺育年轻一代成长。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灾难是如何见证我们坚定成长足迹的。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新时代偶像观锤炼变化的物质动因?
(3)请你为社区拟三条“向抗战新冠病毒的英雄致敬”的宣传标语。
2020-04-29更新 | 2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