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影响的来源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158834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在全网开展“大扫除”,为管网治网长效机制建设积累经验,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打下坚实基础;“护苗”专项行动坚决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内容,有效提高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净网”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某中学决定举办一次以“网络文明进校园”为主题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做一个活动计划。
要求:①结合学科知识,说明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设计有特色的活动形式:③15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2022·河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垃圾分类,是今年最热的话题之一。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北京2020年5月将正式施行修改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9年9月的开学季,垃圾分类进校园成为北京市各中小学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内容,一些学校把垃圾分类知识搬上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深入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有的学校将垃圾分类课搬上街头巷尾,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走近垃圾分类;还有科普讲座、宣传栏、志愿者活动……各学校都有自己特色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说明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
2020-01-17更新 | 17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中学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取得了积极显著成效,形成了师生崇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该中学为什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少四个方面)
2019-03-23更新 | 5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不断充实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爱国主义追求的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支撑。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唯有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我们才能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昂扬奋进。


(1)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
(2)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此加以分析。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每一个人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请你为中学生践行爱国主义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6-11-26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