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7 题号:168816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粤菜是中国特色菜系,也是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食在广东”的名号经久不息、蜚声中外。近年来,立足传承、弘扬、创新粤菜工艺,为更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广东省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已累计带动86.4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建成61条粤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打造587个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

2022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作为重点立法项目,并与汕头、佛山、梅州、江门、潮州等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省市协同立法,省市协同立法实行“1+N”模式。“1+N”模式中的“1”是由省制定一部《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围绕粤菜产业发展、粤菜技能人才培养、传承弘扬粤菜文化等内容开展立法,主要解决粤菜发展促进中的全省共性问题;“N”即由相关地市制定若干部具有地域特色的粤菜立法,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在内容上,省和各市条例相互呼应、紧密衔接、各有侧重。条例草案的诸多条款还注重弘扬粤菜文化,拟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保护传承方面主动作为。其中规定,加强地方传统特色小吃挖掘保护、运用先进技术改良创新制作技艺、做好地方老字号认定工作、建设粤菜主题博物馆等,更好地保护“舌尖上的乡愁”。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广东省为什么就制定《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开展省市协同立法。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广东省制定《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营造良好巩卫氛围,3月14日上午9点,万宁市在人民公园广场举办“我为城市保清洁,坚决打赢巩卫攻坚战”决战巩卫骑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城市健康是一种社会公共责任,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坚决抵制一切脏乱差现象,主动参与全城“搬家式”环境卫生大扫除的行动中来,在全社会掀起一场文明新风,树立良好的城市环境形象,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和置业者。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的浇筑下,共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万宁。
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万宁市开展“双创”活动的理由。
2018-06-24更新 | 1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每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但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形势仍然很严峻,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着发展模式单一、保护资金短缺、因无序开发导致自然风貌和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更有甚者,一处处传统村落正在消失,遭受淘汰。针对以上现象,有人认为传统村落的形成、存在和繁荣与自然经济、农业社会的发展轨迹相适应,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城镇化的今天,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消失、淘汰是必然趋势,不必大惊小怪。
材料二:豫南某村依托山区优势发展旅游业,把原来的水塘变成了荷塘,把弯弯曲曲的小道变成了游客欣赏荷花的通道;原先的民居经过一番修整,修旧如旧,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联系;同时开辟农家乐饭店,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方便了游客。新旧一体、相得益彰的乡村风貌和乡村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妥善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3)就保护传统村落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2016-11-26更新 | 18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汇聚文明古都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共谋文明互鉴之道。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1)联系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回望2019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在文学、戏曲、影视、出版等领域斩获颇丰:中国文学家屹立在世界文坛,捧得一座座国际大奖的奖杯;中国戏曲屹立于世界舞台,在诠释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还尝试着用中国话语讲述西方经典故事;中国影视从单个作品合拍的“借水行船”,到集结队伍的“组团出海”,一步步拓展着中国影像传播的世界版图;中国新闻出版单位海外布局规模初具,用带着纸墨香气的图书展现中华文化的亲和力……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高。如何让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如何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成为“文化海推者”们反复思索和实践的方向。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积极影响。
2020-10-20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