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7 题号:1699719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是信息时代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信息泄露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要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快法规制度建设”。

2019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进行初次审议,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人大代表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021年9月1日实施。

2022年9月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正式施行,为我国搭建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数据安全步入法治化轨道,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推动实现数据安全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票决民主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协商民主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两种民主形式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运用政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全国人大职权的视角,就人民如何实现“票决民主”举出一个实例。
(2)落实协商民主,确保协商的真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选择我国的一项民主制度,并简要说明该制度如何保障实现真协商。
2019-11-19更新 | 3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必须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擘画蓝图法治护航汇集智慧群众自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部署。要将这些重大部署落实见效,关键还在党的工作。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a”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列入立法规划,起草组赴地方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紧紧围绕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搭建“三农”协商平台,充分发挥农委在“三农”领域的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黑龙江大庆前进村,针对村里路面草带被村民果树、菜园侵占等问题,村委会通过议事协商会向相关村民征集意见,制定解决方案,工程很快推进。前进村还制定了《前进村议事协商章程》和《前进村乡规民约》,为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提供规章制度保证,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议事协商格局。

(1)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分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
2023-05-20更新 | 2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底,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自2020年8月16日起开展网上意见征求,广大网民可进入相关页面建言献策。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学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自标的建议》。

国家发改委在《建议》的指导下,起草形成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草案广泛征求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以后,提交给党中央,国务院审议,最终提交给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政治优越性的。
2022-03-13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