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认识具有反复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7 题号:1834795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000多年来,人们在爆竹声中国家欢聚,喜迎新春,祈福纳祥。热闹的爆竹声,曾经是过年的“标配”,更是记忆中“年味儿”的气氛担当。但随着烟花爆竹地放量的增大,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据往年对除夕和初一 PM2.5的监测,燃放烟花爆竹对PM2.5的贡献率可以达到50%-80%,而每年的除夕夜也是火灾的高发时段,其中烟花爆竹导致的火灾更是占据80%以上,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和人身财产安全, 一些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 定相继出台。作为一种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民俗,在很多人眼里,没有烟花爆竹的新年是没有灵魂的。因而近年来,各地群众要求解禁烟花爆竹的呼声此起彼伏。面对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呼声,多地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已陆续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合理确定禁限放区域和时段,尽量在情与理中寻找环保安全和尊重民俗之间的平衡。例如,在2023年春节期间,北京通州区明确规定,经公安部门批准后,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可燃放烟花爆竹;山东东营、滨州允许部分区域和个别时段可燃放烟花爆竹。各地政府通过政策的调整,努力在各方诉求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


请分别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两个角度,对烟花爆竹燃放政策的调整进行阐释。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烟花是一场持续千年的中国式浪漫。每逢重大节日庆典,放烟花就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仪式。

早在1000多年前,炼丹起火让人们认识并发明火药。随着火药的发明,古老的爆竹迎来了一次次变革。花炮祖师李畋及其后人借用“硝磺爆竹原理”发明了烟花。20世纪以来,氯化钾取代硝酸钾成为烟花的主要原料之一。电子信息技术为烟花表演带来超乎想象的烟花革命。

面对千年流传的烟花爆竹习俗,人们在欣赏瞬间美的同时,也对其带来的环境、安全等问题产生担忧。对于烟花燃放禁令,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认为不能“一刀切”。2023年1月6日,央视网发表了题为《烟花的“禁”与“放”,是时候被正视了》的文章。文章强调:无论是继续“禁燃”,还是适当地“开个口子”,各地政府都应该尽可能和民众解释清楚政策制定的原因和依据,回应公共诉求。


对于烟花燃放禁令,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声音。结合材料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3-05-31更新 | 6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甚至一度引起人们对其存废的争论。支持大力发展中医药的人士认为:中医药治未病,能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性质、趋势,治疗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可以养生保健,擅长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和疑难杂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反对者则认为,中医对疾病的研究没有西医深入,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检验,有“伪科学”“江湖骗术”之嫌疑。对此,有专家表示,关于中医药的争论很正常,争议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医药,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中医药存废之争。
2017-08-07更新 | 109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表格:
时间
进程
核心
主要观点
1999年3月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法制
突出法律制度的建设,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14年10月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
突出在法律制约下的科学有效治理,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从“法制”到“法治”是治国理念上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请从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角度评析之。
(2)有人认为:从“法制”到“法治”是治国理念上后者对前者的飞跃。请结合认识论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016-11-26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