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真理是客观的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3 题号:192621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长期革命和建设探索中走出的成功道路、形成的鲜明特色、积累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5000多年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结果,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其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得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中国人民崇尚“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开放包容中形成的,是能够有效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宝贵成果,超越了西方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描绘出和衷共济、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动人、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日日新又日新、由衰败凋零走向欣欣向荣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百年大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故事;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故事。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各种现代化方案纷至沓来,但屡屡碰壁破产。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要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民族复兴。回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正是立足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于对世界文明的主动性借鉴和自主性融合,才一步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更加自信从容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让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味儿”。


(1)有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中国方案。结合材料并运用真理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运用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味儿”。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8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对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党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十五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针对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演化过程,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1-01-20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有关疫情的谣言也在蔓延,俨然成了另一种“疫情”。梨花淡白柳深奇,柳絮飞时花满城。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但春暖花开时,“飞絮能加速传播新冠病毒”的谣言也随漫天飞舞的柳絮扑面而来。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明确表示,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谣言重复千次还是谣言,用事实击败讹传,抓住谣言蔓延时机完善公众的科学知识体系。

自疫情暴发以来,一些网民通过网络编造、传播、散布疫情不实信息,引起群众恐慌,严重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流丸止于瓯臾,谣言止于智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主要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及时据实发布权威信息,医疗专家解惑释疑,公众筑牢思想堤坝,增强对国家的信任和认同。上下同心,其利断金,要不断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防止谣言成为另一种“疫情”。


谣言重复千次还是谣言,要用事实击败讹传,抓住谣言蔓延时机完善公众的科学知识体系。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023-03-12更新 | 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真理就是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解释长久的追问——20世纪的中国,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都被拿来试验过,为什么唯有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

此间曾著星星火,到处皆闻殷殷雷。“社会主义”“庶民胜利”的概念,深刻切中近代中国的脉搏微弱,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更与沉沦日久渴望复兴的精神诉求相通。马克思主义火种,在风雨如晦的中华大地一经播撒便形成燎原之势。以100年前的7月为起点,一代代共产党人汇入信仰的洪流,荡涤暗夜、照亮征程、开辟道路,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民族的重生融为一体。

从那时开始,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国情之“的”,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用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毛泽东同志指出:“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强调:“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强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


“这种力量,足以解释长久的追问”。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加以阐明。
2023-08-27更新 | 2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