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实现人生的价值 > 价值与价值观 >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6 题号:1998946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曾是绿洲一片,号称“千里松林”。上世纪50年代,塞罕坝已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1962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369名青年,怀着远大理想,一路北上,奔赴令人向往的塞罕坝。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林场先后种植的1000亩树苗,成活率不足5%。眼看着辛劳付诸东流,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受了挫。难道,塞罕坝不适合造林了?塞罕坝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却坚信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不信机械造林不活。“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团队决定潜心研究,自己育苗,带领林场职工完完全全开启了荒漠造林生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舍小家为大家,以坚韧不拔的斗志,以永不言败的担当,在荒寒遐僻的塞北高原,建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铸就了林业建设史上的绿色丰碑。


(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塞罕坝人是如何实现“今天一棵松,明天亿万松”的。
(2)请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分析塞罕坝为什么能创造“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时表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谈谈在新长征路上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2)伟大的民族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斗。请从下列先进人物事迹中任选一则,指出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并分享你的感悟。

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开创了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为“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作出卓越贡献。

黄文秀把“扶贫路当长征路”,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埋头苦干,带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奔向美好生活

2022-10-14更新 | 21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毫无疑问,在数量上,我国已进入“遗产大国”的行列,但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质量上,我国还远远没有成为“遗产强国”。面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诸多挑战,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世界遗产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之区,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它们不仅需要世代完好地保护和传承,更要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展示和宣传。不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避免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而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要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不仅需要世代完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更要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展示和宣传。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避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急功近利、走样变味。
(3)请你为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撰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多于20字)
2018-12-18更新 | 4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0年前的那个寒冬,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惨绝人寰,震惊世界。
历史,早就把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暴行打在耻辱柱上。但在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日本政坛和社会右倾化加剧,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行再度甚嚣尘上,且手段更加多样……严重影响了日本国民特别是青少年对历史的认知,不利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材料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慕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念。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钱,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表现出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更给我们留下了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日本右倾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行是错误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某中学拟举办爱国主义活动周,请你为该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10—25)
2018-01-27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