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2 题号:21771460
G公司员工聂某在工作时因操作失误导致眼睛受伤。G公司送聂某到医院治疗,并承担了医疗费用,也愿意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但双方多次协商未果。2023年6月30日,聂某多次到G公司法定代表人家中、公司厂区堵门,以希望实现诉求。本案中(     
①聂某应对G公司承担消除危险、恢复名誉等侵权责任
②G公司与聂某互为侵权人,均需对彼此承担侵权责任
③聂某对G公司构成侵权,需承担排除妨碍等侵权责任
④聂某可在征得G公司同意的前提下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王某犯下多起抢劫案,引起各方关注,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为了回应社会大众对该案的关注,当地普法办联合电视台对宣判过程进行拍摄报道,并制作了相关普法视频。在狱中的王某得知此事后,认为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以及普法视频侵犯了他的肖像权,遂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电视台的行为(     
①侵犯了王某的知情权和肖像权
②已构成侵害原告的著作权和隐私权
③与王某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④是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没有侵犯其肖像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02更新 | 12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算法推荐技术,能够通过抓取用户日常的使用数据,分析得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而精准化地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这些服务的推送大多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给人们定制的。因此,近年来,“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诱导沉迷等不合理网络应用行为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烦恼。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擅自抓取用户的日常使用数据侵犯了消费者的名誉权和姓名权
②算法推荐技术的使用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和依法经营的规则
③“大数据杀熟”等不合理网络应用行为违背了诚信、公平原则
④算法推荐技术的提供者应积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田某一直游手好闲,以盗窃为生。一天晚上他发现陈某家中没人,打算翻墙进去盗窃时却发现院中有两只大狼狗,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反而觉得能养这么两只大狼狗的人家,肯定有好东西,于是向狗投毒后继续翻墙偷东西,没想到进入院内后被狼狗咬死。事后,田某的家属把陈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66万元。对此,下列认识合理的是(     
A.田某因私闯民宅盗窃被狗咬死,陈某无过错,不承担法律责任
B.陈某饲养的动物致使田某死亡,陈某须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C.狼狗撕咬是田某死亡的原因,陈某须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D.陈某应对田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2024-05-15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