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实现人生的价值 > 价值与价值观 > 人生的真正价值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3334541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是媒体成功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这个节目看了“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弘扬了主旋律”。《感动中国》之所以被观众称为“年度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就在于它体现了媒体的高度责任感,并与时代紧密相连,全面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大力弘扬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社会普遍的价值判断标准相一致,从而形成了一种共鸣。
(1)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结合材料谈谈对我们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网“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栏目中,“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院士深耕航天领域半个多世纪,现年75岁高龄,仍然和年轻人一起见证嫦娥五号携带月壤归来;白春兰27岁就和丈夫联合本村10户人家来到名为“一棵树”的沙地治沙种树垦地,用40年的坚守换来3400亩绿地和10万棵树。这样的身影在栏目报道中还有很多:他们是专注果蔬育种的农技专家,是守护百姓健康的乡村医生,是钻研建筑工程的设计师……他们的经历不同、故事各异,但有一种精神特质贯穿其中,这便是专注与坚守。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专注与坚守更显难能可贵,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稀缺品质。从时代命题而言,无论是攻克科技难关,还是在每个专业领域、新兴产品上的精雕细琢,都亟须这种始终如一的专注与坚守。以不变的坚守、恒定的努力来应对变化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有人说,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就是看他是否得到社会对其价值的承认。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和价值观”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2)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知识,为深入开展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活动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4-02-14更新 | 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某校高二(5)班班长张某组织班上的学生以“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有同学发言说:“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天蓝、山青、水绿’的美好愿景,宣传环保理念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实际行动。”


运用“价值与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位同学的观点。
2019-07-13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9年10月7日,场景式读书节目《一本好书》第二季如约归来,这档“灵魂综艺”用舞台剧演绎解读书中的精髓,让年轻人更有兴趣,更易懂。它的创作出发点,就是通过更具大众趣味的方式,激发人们关于价值观的讨论和全民阅读的热潮。《红岩》是一个时代中国精神的代表,是今天的青少年了解中国,了解历史的必读书目,影响着中国两代人的价值观。《一本好书》第二季以它拉开序幕,用影视化的镜头语音还原书中经典瞬间,还原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再现英雄的高光时刻,在血肉交战里回望信仰之心。从与英雄“面对面”,到“经历”英雄的苦痛,到见证英雄对信仰的坚守,最后到被英雄的精神所征服。当所有的一切串连到一起,大家都在《红岩》里见历史、见英雄、见自己。“若非他们昔日的负重前行,又何来今日我们的太平盛世。”“像许云峰、江姐这样的英雄为明日的理想而守护,就是革命的初心。”“看完(红岩》,突然发现生活中的苦难其实都不算什么。”“那个年代能够为共同使命不惜献出生命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样无所畏惧的意志和信念,同样作为年轻人真不敢说能全部做到。”“我头一次感受到,为信仰付出一切的鲜活的灵魂,离我这么近。”观众们的讨论,再一次激发出人们对《红岩》的认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致敬那些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与牺牲的英雄,只有当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拥有今天”的时候,才能进一步去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追忆红岩烈英血与泪,不忘英雄就是不忘初心!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运用一个哲学道理,谈谈你对“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的理解。
2020-05-20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