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3382847
材料:“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物质富足和精神富足的统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需要齐抓共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我们既需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又要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良好的精神环境,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向上、弘扬正气、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与产品的提供,不但使人精神抖擞,乐观向上,富有朝气,而且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松愉悦的工作,为整个社会提供更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社会财富,在物质富足与精神富足良性互动中不断推进社会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2)为国家如何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3-07-26更新 | 2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夏明翰视死如归,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王进喜崇高人生的写照;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献出年轻生命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下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奋斗牺牲,彰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的无限忠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半条被子”的故事使老百姓认识到“共产党是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你的好人”。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明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标尺,持之以恒答好人民考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022-10-18更新 | 27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们对于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的防御手段,抗击疫情困难重重。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虽然抗击疫情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爆发也无有效方法,而且近来有些地方因为种种原因疫情又出现了反复。世界范围内抗击疫情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士钟南山尊重科学、医德高尚,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贡献突出。2003年初,“非典”疫情突如其来,他不顾生命危险应对灾难,夜以继日地工作,曾一连38个小时没合眼,他的态度很明确:“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后,84岁钟南山院士不顾安危奔赴武汉一线,敢于证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现象,向民众发出“不去武汉,不出武汉”的正确建议……

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院士: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


(1)结合材料一,研究人员在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制中,应如何把握联系的各种条件?
(2)钟南山院士的光辉事迹对国人发挥着巨大激励作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作为普通公民的你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列举三条自律要求?
2020-07-04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