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4902852
近年来,湖北省某小学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数字化信息技术深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他们将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互联网收集教育教学资源,运用博客、微信、QQ等上传自己的教案、课件、论文,进行资源共享。他们还建立“云教室”,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制成视频,放入“云教室”,形成“微课堂”。学生通过“微课堂”进行线上自学,在家里就可以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课堂则成为师生互动和学生展示的场所。对有些在学校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进入“云教室”进行“再学习”。与此同时,老师们还在“云教室”里开设了陶艺、剪纸、跳绳、魔方、标本制作等二十多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随着“云教室”的发展和完善,该校上课外补习班的学生人数大大减少,部分网瘾学生的网瘾程度也大大减轻。
有评价指出,该校的做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有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兼顾学生学习个性的缺陷,能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文化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视。一是文化聚力。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向发力的世纪伟业,需要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树立“乡村振兴人人有责”的强烈意识,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社会各界能人和各方力量投向乡村。二是文化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三是文化长才,或者叫文化扶智,就是要增长才能和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急需智力支持,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

材料二乡风,作为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既是维系民族文化基园的纽带,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魂”.当前,一些乡村仍存在留不住乡情、记不住乡愁,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习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农村精神家园的底色。习近平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我们要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2019-01-04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这句古诗的用意 在于劝诫世人珍惜生命、爱护自然。这种思想在古代的律法中已有所体现:
                       
             注:类似内容在以后各朝代都有规定。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试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6-12-13更新 | 8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我国参加了阿斯塔峰会和汉堡第十二次峰会。
材料一:2017年6月8-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在阿斯塔纳召开。会议正式给予印度和巴基斯坦上合组织成员国地位。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携手创造本组织更加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指出:各成员国要坚定遵循“上海精神”,保持团结协作的良好传统,新老成员国密切融合,深化政治互信,加大相互支持,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要一如既往地将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工作的优先方向;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要让各国和各国人民从这一进程中共同受益;中方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同观察员国、对话伙伴以及其他国家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合作,中方赞成本组织继续扩大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事业。
材料二:2017年7月3-8日,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赴汉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外交部长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此访是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展开的一次大国外交之旅。俄罗斯之行,提升中俄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新高度。访问德国,推动中德关系和中欧关系新发展。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开启全球经济治理新动能。这次访问释放出中国深化伙伴关系、坚持多边主义的明确信号,凝聚起维护共同安全、谋求普惠发展的有力共识。习近平在以“塑造联动世界”为主题的汉堡峰会上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提出,要在开放中共同做大世界经济蛋糕,在创新中发掘世界经济新动力,在包容中破解世界经济失衡难题,在联动中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阿斯塔峰会谋求发展“上海精神”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分析我国推动互利合作与完善全球治理的关系。
(3)“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精神”,请你提出两条建议,如何让同学们在校园内了解“上海精神”。
2017-11-25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