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5 题号:60341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1)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2)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
(3)请就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来来。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教育应如何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05-29更新 | 4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贫困落后的RS小山村,利用本地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风等资源优势,勾画出发展多元经济蓝图,以“党建+”模式推进,以“旅游+”扩展,扶贫扶志扶技结合,聚沙成塔实现规模效应,红色旅游牵引出全面发展之路。村“两委(支部委、村委)”突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社会参与,从“决策者、主体人、落实者”转变到“引导者、支持者、激励者”,村民人人都是主人翁。该村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蹬出了一条以红色旅游引领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2018年,该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该村共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40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知识,说明党支部委在S村成功脱贫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分析S村成功脱贫过程中蕴含的“文化与生活”的道理。
2021-03-04更新 | 31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重视科技发展,先后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等战略观点,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波澜壮阔、成就辉煌。2019年,我国科技事业再创佳绩,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返向深入,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全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要聚焦基础研究,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强,助跑快才能跳得更远。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支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研,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更多尊重和褒奖。探索未知的征程不会一片坦途,要尊重规律、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自由驰骋、大胆尝试。


(1)有人认为,自主创新就等于独自创新,运用所学的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此加以驳斥。
(2)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
(3)某校计划举办以“科技筑梦・创新成长”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请设计三个有创意的参展项目。
2020-07-05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