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7 题号:61149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

“岭南读经典,书香润心田”2017“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4月23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大力推进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家庭建设;加强阅读优质内容的供给,实施图书精品出版工程,为全民阅读提供更多文化产品;注重方式创新,坚持读、看、听、写、诵并举,大力推选“互联网+出版”、“互联网+阅读”,构建全方位、全媒体阅读格局。这一活动成为南粤大地上一道规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广东省形成了以“南国书香节”为龙头、以“书香羊城阅读月”和“深剑读书月”为亮点、以各地市阅读活动为基础的三级网络,打造了“政府推动,专家指导,出版供给,阵地联盟,平台共享,品牌引领,基层参与”的全民阅读“广东模式”。

(1)2017“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南粤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广东省是如何打造全民阅读“广东模式”的。

(3)请就学校如何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提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2018年8月14日,都江堰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都江堰,为何能成为神奇的存在?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在工程建设与发展中的运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防灾能力更强、灌溉面积更大、生命力更旺盛。人们对都江堰的保护从未松懈:岁修制度延续千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明确了都江堰管理局负责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统一调度、都江堰水利工程统一管理,以法律形式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较好地解决了灌区用水的调配问题,进一步加强了水资源的防污治污,促进灌区发展行稳致远。历经2000多年岁月磨砺,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青春焕发。如何让都江堰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世人在期待,古老的都江堰也在期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水文化在都江堰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
2019-05-29更新 | 16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五盘。”“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千百年来,神秘的太空承载了人类多少梦想和神话。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神舟”系列飞船进入太空,从嫦娥攬月、北斗组网到天问奔火、羲和探日……每一次腾空而起,是一个国家民族坚持不懈的进步,也是一代代航天人前后相续的脚步。

以太空授课的方式,无疑是当下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最鲜活载体,必将引领更多的青少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在心底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与此同时,飞天梦与科学梦将激发更多孩子筑梦逐梦圆梦,把底气、志气、骨气昂扬在胸中,一颗颗梦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多绚烂的花朵,成就孩子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材料二   中国在2018年首次在航天火箭发射数量上超越美国,在这一指标上跃居世界第一,但要看到,就其质量而言我国航空航天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将以航天强国建设为统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突破口,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同时立足于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太空的需求,科学部署各类航天活动,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天宫课堂”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阐释我国实施航天强国战略的合理性。
2022-05-23更新 | 1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譬如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更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密挂角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书香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而当今社会,读书之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日渐成为一种奢望。远离了阅读,就远离了与思想的对话,很多好的思想和观念就无法入心、入脑,内化为能量。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继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之后,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气氛,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动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建设书香社会。
2017-05-18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