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6366022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
互联网时代,创意为王不假,但创意之王,不是出位低俗、投机取巧,而是做到极致的产品。在创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不断钻研的工匠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还会被真正有责任、有远见的企业请上头等舱。走捷径会取得暂时成功,但只有秉承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才能获得长久而更巨大的成功。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8年五四青年节期间,某校开展“践行中国梦,提升道德修养”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将道德模范请进教室,通过道德模范感人的故事,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课。学校建立了文化长廊,张贴古今名人画像,还举办了以“校园与梦想”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科技活动周。学校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文化建设中实现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特点与实质的知识,分析该校是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
2018-02-05更新 | 1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22日到甘肃省莫高窟考察,强调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莫高窟等文物承载中华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守住文化根脉,维系民族精神,才能让我们的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国后我国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系统思维,对莫高窟进行了几次大的抢修工作;危岩的加固解除了崖壁和洞窟崩塌的危险,保证了石窟群的安全;对大面积脱落壁画的近600多平方米壁画进行了抢救性加固;对部分有烟熏的壁画进行了壁画清洗的试脸,防止风沙对石窟的危害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材料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材料三   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支持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1)保护莫高窟文化遗产需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说明“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合理性。
2021-12-13更新 | 1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体育界,女排从来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她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体育。女排精神,既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前行力量,能够激励我们朝着目标砥砺前进。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夺冠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破天荒地用整个头版庆祝中国女排的胜利,并发出“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号召。上世纪80年代女排豪取5连冠,女排精神传遍神州大地。之后三十多年,中国女排曾青黄不接、战绩下滑,但女排精神始终激励着女排姑娘和教练们,到2018年,中国女排共获得9个世界冠军,2个亚军,2个季军,写下了中国三大球唯一的传奇。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女排世锦赛中,中国女排虽获铜牌,但比赛中传递的女排精神早已在世界圈粉无数。前球星科比发文致敬中国女排: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然充满坚定。在国人心中,“女排情结”从未离去,“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女排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
(2)学校要求写学习“女排精神”的心得体会,请你拟出两个题目。要求:语言简练,能够体现“女排精神”的核心内容。
2018-12-11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