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65727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全球性挑战更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我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古至今,通商先得通话。语言是沟通的载体,语言先行,才能打破藩篱,让文化直抵人心。丝绸之路璀璨的历史,无数次印证了这一点。从14世纪开始,就有外国汉语研究者,编纂了很多对外汉语教材,培养了一批会说汉语、理解中华文化的友好人士。在他们的助推下,古丝绸之路商贸兴盛繁荣,人文交流源源不竭,绘就了一幅恢宏壮美的丝路画卷。而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学习汉语正在成为一股热潮。汉语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催化剂,成为加快丝路列车前行的润滑剂,更是联通丝路沿线民众心灵的文化桥。“海行靠舟,陆运需车”,语言看似最“软”,却是思想之舟舆,不仅“达意”,还能“表情”,可以“通事”,更能“通心”。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 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 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 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 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1)结合材料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汉语既是丝绸列车的润滑剂,又是联通丝绸沿线民众心灵的文化桥。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但是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请以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为主题,设计两种具体活动,并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015年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弘扬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的综合体现,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结合材料并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
2016-11-26更新 | 24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努力推动传统工艺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通知》提出,要推动项目分类施策,开展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情况评估,对于传承困难、在现代生活中缺少应用场景的项目,建立急需保护项目名单,加强抢救记录、鼓励传承实践、实施动态跟踪,帮助其拓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   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涉及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工艺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发布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对14类383个面广量大、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传统工艺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脱贫地区建设超过1100家非遗工坊,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传统工艺保护能力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彰显,传承实践日趋活跃。

材料三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团结一致向前进,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推动传统工艺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意义。
(3)某校高三(2)班拟举行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请你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旨鲜明、朗朗上口,字数在15个字以内。)
2023-12-13更新 | 21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实现文化小康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2016年,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完成,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指出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的重要性。
(2)实现文化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请就农村如何实现文化小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8-04-07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