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709877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的就是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运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全社会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潮的新形势下,某校就“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达成以下共识: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健康成长的首位是品德发展、核心是价值观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才能为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提供持久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面教育,把丰富意义和深刻道理讲透讲明白,让学生记得住、听得懂、学得会;必须更加注重自我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直面和解决价值冲突、成长困惑,提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力、感受力、判断力和行动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教育,关键是实践,目的是知行合一。必须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让学生在所“知”上取得实效;必须运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途径,在融入融合融通上下功夫,在落小落细落实上做文章,使学生脑里记的、嘴上说的与实际做的一致起来,在“行”上实现突破。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校、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06-25更新 | 2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W市着力在精准扶贫中突出教育的智力优势;发展教育脱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材料二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80年前的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表观,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教育对精准扶贫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2017-06-04更新 | 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与凶恶敌人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篇章。

白雪铺满大地,山中雪积及尺,抗日救国战士,犹着单衣水鞋,日夜出没于寇贼倭奴之封锁线,其困苦颇甚。

——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日记

“革命就象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扬靖宇

烽烟已远,英魂永萦。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有这样一支流动展览小分队,在全国各地坚持宣讲东北抗联英雄事迹40多年。从1977年成立至今,小分队历经四代队员的接力,足迹遍布21个省份,总行程3.7万公里,做巡展、报告5000余场,受众达750万人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展览小分队接力宣讲东北抗联英雄事迹的现实意义。
2021-12-02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