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大众传媒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8550487

材料一:

十九大及十九大报告有关信息

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内容(各写一点即可)

①2017年10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各外语频道、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新华社客户端、腾讯视频等向全球直播了党的十九大开幕式。

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③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④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根据表格左列信息,填写右列内容。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入了新时代。但文化市场消费潜力依然巨大。要挖掘本地的文化消费潜力,必须增强本地的文化自信。山东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一方面根据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文化强省;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动力。山东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内注重深挖齐鲁文化的思想内涵,对外提升“齐鲁文化”品牌度。2017年1月10日,首届山东中美文化交流艺术节在济南举行,此次活动是山东在国际上宣扬“齐鲁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契机。这些措施推动了山东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成功经验对增强文化自信的启迪。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作为新型文化业态的网络文学,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互联网密切相关,正是网络的全面普及和升级,为网络文学奠定了技术基础,进而依靠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读者,逐步实现产业化。比如网文《鬼吹灯》《甄嬛传》《诛仙》等,从线上火到线下,衍生出的图书、电视剧、游戏等也都成为爆款。目前,中国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日益受到海外读者的追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输出的典范。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后宫甄嬛传》不仅红遍中国大陆,也在台湾、香港受到追摔,更由视频网站Netflix推出美国版。


有人认为:“网络文学这种新型文化业态的成功,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文化生活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2018-05-01更新 | 26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记载着爱国主义的铿锵力量。
材料一“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2017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国家》这首歌曲打动了海内外亿万观众的心。人与人的组合建设了一个家,家与家的组合成就了一个国,家庭的幸福就是国家的幸福。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对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使命所在和责任担当。翻开历史画卷,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为了民族的自由和人民的幸福,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国出现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借机说事,夸大社会的负面效应,编造不利于国家和政府形象的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散布,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就处理好国与家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当代青年学生承担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和使命提出合理化建议。
(3)2017年国庆前夕,玉溪一中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努力,报效祖国”。请围绕该主题列出三条发言提纲。
2017-11-13更新 | 10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化嘉年华”在“鸟巢”亮相,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奏响了盛大序曲,让观众体会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中华文明的精深底蕴。京剧节目《盛世梨园》、中国功夫《墨之韵》……中国用京剧、功夫、书法等兼具神秘感和典型性的文化符号营造出最具东方气质的时空情境,把富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哲思呈现出来,印度宝菜坞舞蹈艺术家身上赤色镶金的纱丽热情如火,土耳其肚皮舞者的墨色裙摆充满神秘深邃的魅力,马来西亚民歌《欢乐歌》以及柬埔寨传统名曲《阿拉比亚》等或是热情奔放、或是韵味悠长……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展现出亚洲大家庭的多元文化之美。此外,现代科技也为艺术的完美呈现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技术支持。嘉年华首次运用LED点矩阵立体视频成像系统,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可以不用戴眼镜就看到3D效果;网上直播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场极具震撼力的视听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亚洲文化嘉年华演出成功的原因。
2019-11-17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