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8 题号:8875646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沿岸出现“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状况,治理黄河势在必行。

朱显谟院士是黄河治水的专家,在他看来,黄河之所以为“黄河”,主要原因在于位于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朱院士提出以迅速恢复植被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成为治理黄河泥沙含量的主要手段,改变了原来九龙治水、分头管理的问题,同时兼顾了黄河治理开发的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

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朱显谟先生从南方举家搬迁、默默奉献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为我国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大西北的青山绿水不懈奋斗了一生:荒郊野岭中的观测站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灶台、笼屉,他们自己动手做;没有电,油灯就13个人合用一台;研究黄土高原50多年,朱显谟先后撰写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著有《塿土》《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等专著。

黄河精神是黄河文化的结晶,是一代代黄河人在长期的治黄工作中精神内涵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包括抗争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宽容精神,如今的黄河治理,不仅需要采取行政、科技、工程等手段,更需要发挥黄河文化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以黄河文化感召当代的黄河治水人,以黄河文化建设促进现代治河的进程。


(1)结合材料,运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有关知识,说明在黄河治理过程中应如何抓主要矛盾。
(2)结合材料,运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的知识,说明朱显谟院士的一生是如何在治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力量的相关知识,简述在黄河文化在黄河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中国传统社会崇尚诚信,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其内涵与时俱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诚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2016-11-26更新 | 1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歌的编写和演变,代表着其历史与发展。一国的国歌,往往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成,蕴含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成为凝聚国家认同的“图腾”。
然而,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现象。有的厂商将国歌设置为手机默认铃声,有人篡改国歌歌词作为短信,有的在日常庆典上也奏国歌。作为国家声音的标志,国歌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施行,对国歌奏唱方式、国歌使用、国歌传承等,作出明确规范。今天,为国歌立法,是一次生动的公民教育过程。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国歌是凝聚国家认同‘图腾’”的理解。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国歌立法是生动的公民教育过程。
2018-04-29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8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广全民阅读。

材料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阅读。阅读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运用“文化的特点”与“文化对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全民阅读的重要性。
2019-03-12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