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9761418

2019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把握发展机遇。

材料二文化和旅游部于2019年11月17日在京召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的根本体现;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要着重把握如何阐发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在保护基础上如何共创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调动地方和专家等各界群众力量参与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黄河流域9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局负责同志介绍了本省区关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思路和举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局汇报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情况。


(1)结合材料一,说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弘扬黄河文化?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点,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专精特新”是中小全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方向。

2021年,G市某区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对新迁入该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新建重大产业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奖励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专精特新”企业发放信用货款;全面推进容缺受理、信任筹建,推动项目“引进即、拿地即动工、动工即投产”,并优先保障“专精特新”企业项目田地指标;支持企业投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的创新研发,将资金每家企业每年最高50万元;对“专精特新”企业引进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以入户指标重点倾斜,对“专精特新”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予以政策支持;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力地推动该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该区出台的系列政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2)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出台有力的帮扶政策,就能实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2-03-12更新 | 48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林召开了2018年世界遗产申报会议,来自全世界的很多国家进行了申报。申报者必须证明申报景点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这是自1978年开始以来的固定要求。加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非常令人垂涎的,这意味着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会带来非常可观的全世界游客和旅游收入,成功者往往意味着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铜仁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是贵州省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后的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贵州省首个独立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铜仁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影响。
2020-02-27更新 | 14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人民至上,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和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推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经过8年持续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历史时刻。当代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为世界上仍然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民追求富裕安康的生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2020年后,我国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不再存在,但相对贫困问题会凸显并长期存在,需要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止返贫和应对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1)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对于消除贫困有着积极意义,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班级举行“我为中国脱贫攻坚点赞”活动,请你列出两个点赞要点。(每条10~50个字)
2021-02-20更新 | 6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