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影响的来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9930996
2019年6月,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正式出版,随即在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学习浪潮。深入学习《纲要》,重在学,应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和信念不断常态化,做到常学常新,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责任和信念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②学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
③学习是人们实际生活的“第一需要”④学习《纲要》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仪式并讲话。约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以此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勿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此次公祭活动的举办是基于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活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2018-05-06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每年的艺考生们多上过“速成”培训班。就像对待流水线上的产品,培训班要求艺考生按照统一套路、统一方式学习,快速达成参加艺术考试的基本能力。事实上这种“速成艺术”与真正艺术工作者素养相去甚远,原因就在于
A.统一方式学习无法培养人的素养
B.速成无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C.培训机构不具备个性化指导能力
D.艺术素养需要在长期实践中积淀
2016-11-26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71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画像)、声音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①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说明爱国主义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07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