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内蒙古 高三 一模 2010-05-03 66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政治史(旧)、文化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先秦人们种植的农作物中,黍适应粗放的耕种方式,而粟对水肥土壤要求较高,春秋战国时期,粟却成为主要的作物。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的进步B.粟的产量更高
C.气候变化使水热条件改善D.统治者的推动
2010-05-03更新 | 8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剑桥中国秦汉史》指出:“在内战的过程中,一批刘邦的盟友已经取得了帝国之前的列国的某些领土,并自己称王。刘邦已经承认了他们;这时他被公认为皇帝,如果他希望保持他们的支持,他就不能立刻剥夺他们艰苦赢得的成果。”这表明汉高祖分封异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应封王拱卫中央
C.王朝建立初期力量较弱,封王以稳固统治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白寿彝指出:“直到晚唐五代时期,火药才被作为自觉的和有意识的研究对象。”这一转变的主要推动因素是          
A.古代中国政府对科技理论的重视B.战争的需要
C.人们对火药基本性质的了解D.对外交流的发展
2010-05-03更新 | 5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道:“八百里兮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根据当时社会背景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当时经济凋敝B.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
C.当时民族关系趋于缓和D.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西方对华输出的商品滞销。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认为原因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        
①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②中国当时社会动荡,人民购买力较低
③中国政府公开抵制外国商品 ④中国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0-05-03更新 | 50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6. 浙江大学教授高力克说:“中国启蒙的深层动力正是‘救亡’,与欧洲人文主义式启蒙相比,中国启蒙毋宁说是一种落后民族寻求富强之道的‘救亡型启蒙’。”下列事件或理论成果不符合“救亡型启蒙”的是          
A.洋务运动B.维新思想C.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
2010-05-03更新 | 65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罗霄山脉的中段,有一座雄伟的高山……你是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史上,在歌词中涉及的地区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开始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D.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1937年后,重庆的卷烟厂应运而生,迅速发展,逐渐占据了外国厂商生产的卷烟和国产外地烟在重庆的市场。重庆卷烟厂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
A.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抵制日货B.抗日战争造成重庆交通不畅
C.民族企业获得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D.抗战前线将士需求大增
2016-11-18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法国1791年宪法颁布后,普奥联军司令布伦瑞克威胁说,如果法国国王受到侵犯,革命者将受到报复。其目的主要是          
A.恢复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B.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
C.侵占法国领土D.为德意志统一扫清道路
2010-05-03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顾准曾说:“唯一行得通的办法,是使行政权不得成为独占的,是有人在旁边‘觊觎’的,而且这种‘觊觎’是合法的,决定‘觊觎,者能否达到取而代之的,不是谁掌握的武装力量比谁大。”符合他的理念的政治体制或政策是        
A.君主专制B.恐怖政策C.军事独裁D.民主宪政
2010-05-03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11. 《英国社会史》中写道:“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18世纪前期的社会状况
B.科技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C.机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2010-05-03更新 | 86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幅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片反映的著名战役的影响或结果是 ( )
A.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B.德国未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C.使英国损失惨重,德国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D.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综合力量
2016-11-18更新 | 98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3.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概述材料一中图一所体现的经济模式和图二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国会启动了银行改革立法……而且还把大部分私营企业置于集中的监管之下……新政参与者把公共工程署(PWA)设想成“注水泵”(pump-priming,意为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注入资金)的机构,旨在刺激非政府就业……山姆大叔究竟能不能通过注水使得工业之泵进入有效运转……在这期间,国会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贫困房主、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和田纳西河流域山地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措施,这些政策的清晰表达……带出了一项经验的遗产……
——[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山姆大叔”的“这些政策”指什么?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发展“这些政策”的?
材料三 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了“市场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废除人民公社,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在工厂里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量进口产品和技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参加中关建交三十周年活动时曾表示,美中关系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谁都想不到”。三十年来,尽管磕磕碰碰不断,但始终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大局。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3 021亿美元……面对金融危机,面对美欧日同时陷入衰退的局面,无论是布热津斯基、基辛格或是奥巴马当局,都一致认为只有美中两国更紧密合作与配合,才能为困局解套。
——王健民《中美关系与世界新秩序》
(4)依据材料四,概括当前世界形势和时代主题。概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2010-05-03更新 | 96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4. 中部地区在我国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洪武时期湖北地区移民的迁入迁出分布示意图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认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首先“填”的都是平原及丘陵区,而“湖广填四川”几乎是与“江西填湖广”同时发生的。
……江西在元末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即使在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其残余势力仍然对明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江西地区长期遭受着明朝统治者的“重赋”待遇。
材料二   ……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我们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我们已经有22个朝代在这里建都。随着我们国家最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们又看到了中国部地区加快复兴的前景……回往过去30年……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所有的资源都在流明。……打开国门之后,资本、技术、投资、贸易机会、人才各种要素向哪里转移?中国的沿海区域,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环渤海。我们今天中国沿海城市看到了和世界一流域市差不多的场景。过去五年一个非常清晰的现象是若干资源要素开始向中国内陆转移。画一路线图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内陆地区……
——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商业文明与城市变迁》(2009年12月6日)
材料三 多年来,中部成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支持的边缘化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临日益困难的窘境。2001年,全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东快、西次、中部居后的局面,中部塌陷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针对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武时期中部地区人口流动的原因。
(2)用先秦时期的史实说明“过去5000年大概有3000年出头甚至更多”,“中国最精彩的故事在河南发生”。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针对河南等省份的交通运输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河南在中部崛起时可资利用的条件。
2016-11-18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历史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政治史(旧)、文化史(旧)、选修(旧)、世界史 、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1,5,6,8,14
2
政治史(旧)
3
文化史(旧)
4
选修(旧)
5
世界史
6
史学热点
7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单题
20.65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30.85火药单题
40.85宋词单题
50.6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60.94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单题
70.94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单题
80.85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单题
90.65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单题
100.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单题
110.64单题
120.65一战的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65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140.65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