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5-15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政治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某遗址考古发掘的第四层上部普遍夹有一层至数层谷壳、稻秆和稻叶等的混合堆积物,并且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考察这些骨质生产工具,有用于农业生产的骨耜,渔猎的骨镞和纺织缝纫用的针、管状针、匕等。据此判断,该遗址属于(     
A.仰韶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云梦秦简《厩苑律》中规定:每年对各县的官用牛考核一次,有十头以上,一年间死了三分之一,不满十头的一年间死了三头,主管牛的吏、饲牛的徒、令、丞都有罪。《秦律杂抄》也规定:十头成年母牛要生六头小牛,十头母羊要生四头小羊,否则饲养者要受到“费一盾”的惩罚。这些规定(     
A.反映了以法治国的统治模式B.佐证了重农抑商统治政策
C.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D.体现了基层治理的规范性
2024-04-01更新 | 651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练习(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内留下了许多祈愿文字,如“愿以此福,上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子,德合乾坤,威蹦转轮,神被四天,国祚永康”“子孙兴茂,绍隆家嗣”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佛教冲击了儒学权威
C.胡汉民族的交融加深D.文化呈现出融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表为辽、西夏、金货币铸造与使用状况,这集中反映了辽、宋、西夏、金(     
辽、西夏、金货币铸造与使用情况
铸币情况货币使用情况
共铸造年号钱23种不敷需求,“公私交易”皆使北宋铜钱
西夏共铸造货币十多种在西夏故地发现的十余处大型钱窖中,宋钱平均占 90%
所铸钱币“轻重如宋小平钱”大榆堡乡金朝窖藏出土钱币24 911枚,金朝钱币仅187枚
A.民族交融方式的多样性B.经济形态的同质性
C.“岁币”关系的紧密性D.国家状态的统一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垦令》:招民100人,文官授知县,武职授守备;60人以上,文职授州同州判,武官授千总;50人以上,文职授县主簿,武官授百总。康熙时期,又连续颁布“辽东招民百名者,不必考试,俱以知县录用”。这些举措旨在(     
A.另辟选官途径B.保护八旗生计C.吸引关内人口D.充实东北边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称自己是“裱糊匠”,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挽救不了清政府的危局。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大体完成了“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尽管这一使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甚至是以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方式完成的。这些学者的观点主要是基于洋务派(     
A.创办了新式学堂B.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提出了中体西用D.创建了近代化海军和军事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如图为漫画家马星驰创作的时政漫画《国庆日之回顾》,画面中的五色旗代表共和制度。导致图中“今年”五色旗卷起和倒立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党被解散B.《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C.袁世凯准备称帝D.护法运动的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39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了《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这三大政治口号(     
A.推动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D.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024-04-10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50年4月至1951年5月,我国先后同亚洲的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的瑞典、丹麦、瑞士和芬兰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此时积极发展外交的主要目的是(     
A.为经济恢复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B.瓦解美英等国外交封锁
C.为新中国工业建设争取外部援助D.落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务院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内迁至四川省峨眉县,后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大连医学院南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改名为遵义医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内迁长沙,改名长沙工业院,后为国防科大;北京矿业学院搬迁至四川,改名四川矿业学院。这一转移(     
A.旨在适应工厂技术人员迁移的需要B.主要基于当时国家安全形势的考量
C.推动了中西部地区文化知识的普及D.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