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单元测试
全国 高三 单元测试 2024-05-16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018年的突破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突破2万亿元;2022年,我国的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达到14.7%,继续位居全球首位。这反映出近年来我国(     
A.经济建设成就突出B.推动中美互利共赢
C.数字经济领先全球D.外交范围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列图片呈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部分成就,这体现了我国(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文化事业迅速发展C.科技创新不断进步D.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改革开放是我们实现这一中心任务的关键一招。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改革是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改革
B.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D.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2023-11-30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某些词汇的出现频率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下列各项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出现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一带一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该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23-12-08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依据如表可知,新时代的中国(     
时间(2018年)名称主旋律主旨演讲
4月8日—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改革开放《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
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弘扬“上海精神”《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
9月3日—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带一路”《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
11月5日—10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市场开放《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
C.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D.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外交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中央军委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新的格局。这一新的格局是(     
A.人才强军、绝对忠诚、聚焦备战B.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C.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D.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据此可知,十九大的这一报告(     
A.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B.表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C.意在加强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团结D.旨在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它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的纪录,集桥、岛、隧道于一体,为世界首创,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钢桥,粤港澳三地民众热切期盼的“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正逐渐形成。这表明中国(     

港珠澳大桥掠影
A.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B.科技创新能力有很大提升
C.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世界D.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任务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A.旨在加快将中国建成发达的工业国B.推动了香港的变化
C.丰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具有独创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2021年习近平庄严宣布:“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这一胜利取得的根本保障是(     
A.科技的创新与发展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改革开放政策实施D.国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2023年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展示规模达15.5万平方米,综合展设在国家会议中心,9个专题展设在首钢园区和国家体育馆,共吸引了全球59个国家和24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50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会。这表明中国(     
A.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B.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C.积极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D.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
2024-02-02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河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重视用人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以下的古代用人思想中能够为当今提供借鉴的是(     
①贤者举而上之,以为官长
②民不亲而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④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度开放性和外资主导性,许多逃避社会责任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生态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应该,也必须为这些“中国问题”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这说明(     
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代价承担者B.跨国公司是生态问题罪魁祸首
C.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紧密关联D.人类命运共同体即生态共同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这反映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性B.中共已摆脱“左”倾思想的影响
C.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壮大D.改革开放的决策无比正确和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中共十八大召开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     
①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8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地区借助较早解放以及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占有突出的经济地位。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北地区不仅工业快速发展,而且以资源开发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并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全国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后的东北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拐点。其经济优势逐步丧失,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对减缓。1978年至2017年,东北三省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5%。到2017年,东北经济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比重降到6.7%,这表明东北地区变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摘编自乔榛、路兴隆《新中国70年东北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

材料二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时指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的组织路线。

—摘编自段炼《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发展优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现东北振兴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0-2014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

——据(日)关志雄《从GDP规模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从关心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他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看成我们党和国家的“最大的事情”,看成党和人民的“最大的政治”……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和农业生产方面进行,以解决吃饭问题。然后逐步从农村到城市、由农业到工业、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沿海到内地进行渐进式改革。首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过渡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摘编自聂北茵《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材料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总体上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有利于我国更好把握国际战略主动权。……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在多极化发展轨道上的速度明显加快。发轫于20世纪的科技革命仍在加速推进,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同时也为各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摘编自颜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演进、机遇与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2024-04-09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的工业改革,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发展范式的启发,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的工业改革主要是从中国经济的域观特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实行了分域推进的“渐进改革”“梯度推进”“试点推广”的改革路径。中国工业沿着世界工业化的产业核心技术路线极速发展,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但也产生许多问题,甚至付出不小的代价。因此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工业现代化的根本方向。

——摘编自金碚《中国经济70年发展新观察》

材料二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2%。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一共授权53.9万件,同比增长17.1%。其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在过去五年,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由2016年的0.24万件增长至2020年的1.44万件,年均增长达57.1%。2020年提交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企业数量达到5600余家,超过上年数量的2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和《辉煌70年》等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向。
(2)依据材料二,提炼一个合适的主题。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反映的建设成就取得的原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共发生了三次显著的演化,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时间)现代化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
(1949—1964)
工业化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阶段
(1964——1987)
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第三阶段
(1987—2022)
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四阶段
(2022至今)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据张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演化》整理而成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阶段,围绕党的现代化理论发展历程,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阶段,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单题
20.65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单题
30.65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单题
40.85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单题
50.65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单题
60.8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单题
70.65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单题
80.65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单题
90.65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单题
100.85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单题
110.6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单题
120.6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单题
130.65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单题
140.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单题
150.65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单题
160.6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180.4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190.65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三、论述题
200.4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八大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