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演练历史试卷
黑龙江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3 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仰韶文化时期)中发掘出大型环壕、房址、陶窑、中心水池遗迹、大型墓地等。其中一处环壕周长约1945米,壕宽9一13米,深2一4米。墓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初步预测墓葬总数达数千座。这可用来说明(     
A.早期先民开始定居生活B.仰韶文化发源于杨官寨
C.原始农业影响先民生活D.人类步入父系氏族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汉代社祀制度规定,天子之社称“太社”,有司主祠;诸侯之社称“王社”,由各诸侯主持祭祀;郡县之社太守、县令(长)主持祠祀。以上社祭为“官社”,由官府负责祭祀,费用由官府承担。这反映了汉(     
A.主要依靠社祀来加强统治B.宗教信仰受到官府严格控制
C.统治者重视减轻民众负担D.利用精神信仰强化等级秩序
2024-05-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演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载:“武帝时……设附益之法;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附益之法意在(     
A.加强中央权威B.维护社会稳定C.调和大臣矛盾D.提高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元代《市舶则法》明确官吏必须依例抽解征税,“粗货十五分中抽二分,细货十分中抽二分”,使“与海外互通有无,官府和民众均能从中各得其利”,并明确“市舶司的勾当,哏(很)是国家大得济的勾当”。这折射出(     
A.海洋路径外向型经济已经建立B.游牧民族对外征伐政策调整
C.政府发挥海外贸易的主导作用D.外贸税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封还执奏”是明朝中后期独具特色的一项政务运转流程(如下图),如成化年间“宁晋伯刘聚为伯父……请封于……帝特赐额曰‘褒功’,命内阁拟封谥……(阁臣指出)是变祖宗之法自今日始,臣等不敢奉诏”,“依贯封还诏书”,“乃寝”。据此可知,“封还执奏”(     

①客观上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理性决策   ②表明官僚体制能有效制约皇权
③折射出内阁决策权力趋向增强          ④源于皇权统治的现实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最新民权革命论,日夕以此相鼓吹”,一时间学生深受“悖逆”之言的影响,对此支持学堂发展的新派人士认为应“论其罪状,何殊叛逆",应另聘名儒讲学。这反映出当时(     
A.维新变法的策略未能统一B.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C.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D.新旧派别间斗争激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康有为著《大同书》中载“宜遵慈、博、史、哲之论,抑辨讼之人,其以仁义之训化民者充之。”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大同书》“混合公羊家三世说、卢骚天赋人权说、耶稣教博爱平等自由说,还耳食一些欧洲社会主义学说,幻想出一个‘大同之世’。”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大同书》(     
A.融合东西方思想具有普适性B.带有一定的空想性
C.利用西学坚持儒学主体地位D.科学理性色彩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东北民众组成义勇军,顽强阻击日军进犯。据巴黎《救国旬报》载,"日官方承认,到1933年2月止,其阵亡人数6541人。日本陆军省承认事变发生到1934年,关东军战死者4200人,伤病者171459人。”据此可知(     
A.日军战略劣势明显B.东北主权得以维护
C.中国抗日取得成果D.西方赞赏中国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冬学是指农村充分利用冬季的空闲时间开办的季节性学校,如表是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部分冬学教育主题,据表可知冬学的目的是(        
时间冬学教育主题内容
1949年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解释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
1952年宣传三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等内容。开展“爱国增产生产合作及社会主义的前途教育。”
1953年宣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教育。
1955年宣传农业合作化的思想以及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B.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C.增强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促进民众自我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82年,“五讲四美”活动在全国各行各业先后开展起来,福建省三明市推行“门前三包”整治环境卫生,开展“满意在三明”活动提高服务质量等——系列的城市治理项目,并于1986年荣获“文明城市”称号,从此我国进入文明城市创建的探索阶段。当时“文明城市”创建(     
A.是新时期对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B.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
C.印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就D.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