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贵州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5-23 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兵学提倡“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主张“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的兵学则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舍为变”。这一变化表明(       
A.法家农战思想盛行B.儒学社会地位下降
C.传统价值观念改变D.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2024-05-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研究发现,气温每变化1℃,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就变化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如图所示反映了我国近三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情况。以下可用此图解释成因的现象为(     

注:图中横线(23℃)代表2006年我国海面温度
A.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
C.蒙古汗国大规模西征D.明朝初年政治中心北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     
A.强化了三省权力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D.规范了决策程序
2023-08-26更新 | 16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2023届高三考前诊断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宋会要辑稿》载,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下诏“自今应西川、山南、荆湖等道所荐送举人,并给往来公券(免费福利),仍令枢密院定例施行”。此举(       
A.确立了重文轻武基本国策B.缘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D.增强了士人对政权的认同
2024-05-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明代嘉靖年间《祁门县洪氏祖产规约》分别对“盗砍坟林小柴”的违约者和“捕获之人”作出“罚银五分”“责十五板”的处罚和给予后者砍伐者工具的奖励。清嘉庆年间祁门环砂村订立了“养山合墨文约”,在获得批允后,将所立文约以官府“告示”的形式连同官府的批示“永禁文约”一并刊刻于碑石之上。材料说明明清时期(       
A.乡约呈现与法律合流的趋势
B.乡约取代法律主导基层治理
C.乡约能够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乡约有效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2024-05-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855年10月,在厦门的街道上到处粘贴着一份绅商所写的揭帖,揭露了外国殖民者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雇佣一些心术不正的叛徒,通过各种手段,诱骗老实的人们,然后通过海运把这些受骗人卖到外国进行强迫劳动的事情。揭贴所揭露的内容反映了(       
A.劳务输出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途径之一
B.以华制华是外国殖民者侵略中国的方式
C.官府借告示揭露殖民者给中国带来灾难
D.西方资本主义具有扩张掠夺的本质属性
2024-05-24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图内文字为:“广东之北伐队现已陆续开至上海,均系广东之潮兵。现在苏浙民军已均调至。广东潮兵来上海者约万余人,现正预备军士皮衣,以备议和不成即日北上云。”这折射出当时(       

A.督抚推进“东南互保”
B.辛亥革命各方力量胶着
C.国共两党合作准备北伐
D.淞沪会战形势急转直下
2024-05-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39年1月17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举行,参会议员身份情况如下,对如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议员身份共产党员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小资产阶级无政治派性的工人、农民其他
(特邀代表)
议员人数44454614
A.中国议会民主政治趋于成熟B.国共第二次合作成果在扩大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体现D.贯彻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1955年第一季度末,国家计划委员会与中央燃料工业部联合指示,上海电业管理局自1955年第一季度起在上海地区试行电力分配,达到节约用电之目的,并于第三季度在京津唐地区继续执行电力计划分配,继而陆续在全国铺开。此举为了(     
A.推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B.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C.促进增产节约运动开展D.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2023-09-09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一是务实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二是渐进性,中国改革是速度和渐进的混合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这可用于解释当代中国(     
A.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的原因B.调整发展模式的紧迫性
C.制定对外开放政策的谨慎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虽然罗马公民人数激增,居民住房形势日益严峻,但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却将复合式公寓的高度限制在21米(五层)以下。后来因为罗马城发生了一场大火,尼禄发布政令,规定公寓高度不能超过18米。据此推断该时期的罗马(     
A.人口压力得到缓解B.城市建筑水平落后
C.积极推动城市扩张D.注重城市规划管理
2024-03-22更新 | 84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4(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217年版英国《大宪章》规定:“今后自由人不得将他的土地赠予或者出卖太多,以至于其剩余地产不足以维持其应向封君履行的义务。”这折射出当时英国(     
A.封君封臣制面临危机B.封建君主权力的增强
C.大规模开展圈地运动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图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德国国内各行业人口所占比例及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单位:%)情况。这可用于研究(       

A.生产力发展加速了德国统一历程
B.农业经济对工业文明抵制的失败
C.工业革命助推了德国城市化发展
D.工业革命促进了劳资关系的改善
2024-05-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如图为墨西哥著名艺术家迭戈·里维拉1933年绘制的《帝国主义》。画作描绘了摆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周围的枪支和坦克,以及众多死去的统一美洲民众,画中右上角俯瞰一切的是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该画作揭示出当时(     

A.金融危机引发拉美社会动荡B.殖民主义是拉美发展的障碍
C.拉美地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拉美人民抗美斗争走向联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1950年,设在西德的自由欧洲电台用捷克语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广播,拉开了美国中情局秘密资助的“自由之风”行动的序幕。次年5月,捷政府就此事向美国政府发起抗议,美方在回应时表示,信息自由是美国乃至西方民主的基本原则,美国政府无权干预私有广播机构依据信息自由原则所展开的活动。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两极格局的形成B.美欧关系的破裂
C.冷战局势的发展D.西方民主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77年,纽约市长爱德华·科赫在就职演说中表明:“长期以来,纽约是无家可归者的救生艇、饥饿者的粮仓、求学者的图书馆。那些针对确有其需者的项目最终都以满足贪婪者而告终,公民做不到的事情不能都交给政府做。”这旨在(     
A.激发劳动者积极性B.宣扬西方民主原则
C.推动美国经济复苏D.树立纽约公共形象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货币的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括表

时间

概况

商周

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

春秋战国

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

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

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造材质角度提炼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次币制改革造成的共同影响。
2024-05-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近代西书阅读】

材料一   西学书籍规模化与市场化流通,意味着19世纪80年代的天津出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西书阅读人群。对天津的洋务人士而言,西学与时务书籍为其常备之书。一个对算学和西学充满兴趣的小型知识群体多为功名在身的士人。民间书肆的西书发售与西书阅读市场相互作用,表明西学在天津士大夫阶层和民间社会广为扩散与渗透。当时天津的西书流通与阅读不仅象征着当地士人读书风气的变动,也可视为晚清沿海都市知识变迁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田涛《洋务时期天津的西书流通》

材料二   维新前后,西学书籍广为发行的背景下,不少士人能够博览群书,结合中西学术源流和思想谱系,进行“跨文化对话”。各种西书通过亲友之间的赠阅和邮递,在地方社会形成新的阅读圈层,促进“阅读共同体”的空间成长。新学吸引开明官绅的阅读目光,突破帝制时代原有的封闭阅读系统。在新旧冲突加剧的过渡社会,士人通过对西书的集体选择和整体阐释,形成了更为庞大的“阅读共同体”,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变革的步伐。

       ——摘编自蒋建国《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与意义之网——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时期天津的西书阅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前后士人西书阅读出现变化的原因并予以评价。
2022-12-17更新 | 608次组卷 | 6卷引用:八省八校(T8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旅行”一词首次出现在英国天主教神父理查德·拉塞尔斯的《意大利之旅》一书中。与大学所提供的学院式教育不同,“大旅行”期望受教育者在跨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我完善。历史学家吉本也认为传统绅士的教育是在海外旅行中完成的。16世纪中期,受“学以致用,服务国家”的新教育观念的影响,英国贵族纷纷赴欧洲大陆,特别是意大利游历。17世纪,对那些希望在政府机构和外交部门谋取职位的年轻人来说,大陆旅行的教育功效已经稳固地确定起来。从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至1793年英法关系恶化前是欧洲“大旅行”的黄金时期。

——摘编自付有强《英国人的“大旅行”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的游记作品是历史学家了解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权威资源,尤其是记录欧洲人海外旅行经历的作品不胜枚举,例如刘易斯与克拉克受杰斐逊总统委托横穿北美大陆后写下的探险日记,法国托克维尔访问美国后撰写的报告,达尔文探访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记录……这些作品传达着发现新事物的喜悦,表现出对科学的强烈自觉意识。同时期,赴欧洲旅行的海外游客数量也在增多,他们把见闻记录下来,讲述给自己的同胞,其中有中国的使节、日本大臣、印度和北非学者等。

——摘编自《世界的演变:19世纪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英国“大旅行”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游记作品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023-02-04更新 | 31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勘,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此种民族,其内心深处,无论其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之“对立感”,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此乃与其战胜克服之要求相呼应。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征伐的”“侵略的”。

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故农耕文化子最内感曰“天人相应”“物我一体”,曰“顺”曰“和”。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该书写于1940年代)

结合中外历史,评析钱穆的观点。(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叙述成文,条理清晰)
2023-04-18更新 | 62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交流与传播
2
中国古代史
3
政治史(旧)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7
经济与社会生活
8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20.4少数民族内迁单题
30.4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单题
40.8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单题
50.4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6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70.65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题
8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90.4一五计划单题
100.4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单题
110.65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单题
120.65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单题
130.65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单题
140.4尼加拉瓜抗美斗争单题
150.4冷战与两极格局单题
160.65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80.4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190.4文艺复兴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三、论述题
200.4辽与西夏  金朝入主中原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