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安徽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5 9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距今6000—5000年的安徽薛家岗遗址中,发掘的墓葬里有大量陶器、石器和玉器,并有猪下颚骨随葬,在遗址的红烧土上发现稻壳痕迹。上述现象表明(       
A.社会阶级的分化日益明显B.这一地区先民过上定居生活
C.水稻种植在这里最早出现D.区域之间存在文化交流互鉴
2024-05-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古汉语中“文化”一词的“文”本意指“纹理”,后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化”的意思是“改变”;“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有“以文化人”之意。   据此可知,“文化”一词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       
A.人文精神B.道法自然C.和而不同D.自强不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飞天”是佛教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北魏以前,莫高窟早期飞天多为男性,且都是上半身赤裸,双手合十具有浓厚的印度色彩。北魏后期,飞天开始向女性化发展,五官均匀,身上的飘带数量多达四五条,营造出飞动升空的视觉效果。这表明(       
A.时代变迁影响壁画艺术风格B.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加速
C.外来文化决定飞天风格变化D.北魏儒学受到巨大的冲击
2024-05-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朝初年,李素立因犯颜直谏,依法办事,遂擢授侍御史;孙伏伽也因“既怀谅直,宜处宪司”,由旧隋小吏而晋升为新唐治书侍御史。贞观年间,权万纪以“悻直廉约”,自潮州刺史擢为治书侍御史。上述现象说明唐朝(       
A.监察官员选任注重品格B.监察制度不断创新
C.中央官制趋于成熟完善D.君臣矛盾较为尖锐
2024-05-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宋朝奉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对于“兼并之家”(新兴地主、商人),不仅采取抑制政策,而且在抑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过汉唐时期。据此可知,宋朝(       
A.土地的经营方式以租佃制为主B.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注重稳定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2024-05-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安徽宏村的承志堂有“民间故宫”之称。起伏错落的马头墙使住宅有了封闭独立的内向型围合空间,其主体建筑以前、后两堂为中轴,是两进三间结构,前厅是整个家庭的“政治文化中心”,后厅是主人侍奉父母、长辈的地方,俗称“高堂”。东西两侧的书房、仆人用房、偏厅、厢房、后花园等为辅助建筑。这种民居的设计(       
A.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B.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D.有效解决了住房紧缺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清代学者章学诚针对“史家三长”的理解时说到:“义理存乎识,词章存乎才,征实存乎学”。关于“识”和“学”,他的见解得到了公认。下列表述符合“识”的是(     
A.作为作史的技术,集中表现为研究和写作的水平
B.无论是考订史实还是阐发其意义,需有独立判断
C.研究历史需有广博的史料,并对史料进行细密的考证
D.保持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才能如实反映出生活的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梁启超在《新民说》(写于 1902年-1906年) 中写道:“民族主义者何? 各地同种族、同语言、同宗教、同习俗之人,相视如同胞,务独立自治,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这一认识(       
A.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舆论条件B.说明传统的民族观念被摒弃
C.表明梁启超已从改良转向革命D.彰显了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2024-05-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抗战时期,面对日本的文化侵略,中国图书馆界践行“文化救国”思想,通过搜集并向后方转移宝贵文献、出版典籍,以及向国际社会征文、征集书籍等形式有力地协作了全面抗战,体现了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此举(       
A.是国共二次合作的重要举措B.得到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C.实现了中华文化的有效保护D.扩大了中国抗战的世界影响力
2024-05-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