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5-26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如图为考古学者根据距今约7000年中华大地居民的炊器使用情况,划分出不同的文化圈。这体现了(        
文化圈地域典型炊器图示
釜文化圈长江流域

   

三足器文化圈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

   

筒形罐文化圈燕山南北地区

   

A.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B.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
C.中原文化具有先进性D.成熟的青铜铸造工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东汉灵帝嘉平四年,朝廷下令,把经过官方审定的经书,刊刻在石碑上,立于洛阳开阳门外的太学内讲堂前。据此判断合理的是(     
A.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私学的发展
C.学习儒学有了标准范本D.造纸术尚未改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最初,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在嘉峪关新城,魏晋时期汉人墓室壁画中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下图),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图:嘉峪关新城魏晋时期汉人墓葬墓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宾客”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商品经济影响民众生活
C.各地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融
2023-03-27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据记载,在南宋都城临安形成了产销中心,当地的民谚曾这样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并且还有记载说,自东门外放眼望去,全都是菜地,根本就没有民居。这说明当时(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明显发展
C.经济领域出现了区域性分工D.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主要部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明成祖时期形成的内阁,出现了若干“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的权臣,阁臣也常被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这是因为内阁(       
A.阁臣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B.始终不是法定中枢机构
C.阁臣帮助皇帝浏览百官奏章,拥有票拟权D.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16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发表文章,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说明(     
A.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是未改变政体B.北洋军阀统治缺乏民众的支持
C.新文化运动旨在推动国民思想解放D.中共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30年,武汉、长沙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2024-01-16更新 | 112次组卷 | 49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眉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33年我国钢料总产量仅2.5万吨,到1945年,我国钢料总产量仍约为2.5万吨,其中西南地区的钢料产量已达年产1.2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48%。据此一定程度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持续增长B.西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
C.抗战形势影响工业发展D.重工业的产值逐步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据统计,1963年后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了26.7%、20.1%和22.5%,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这缘于(     
A.中美关系的改善B.国民经济的调整C.三大改造的完成D.国企改革的推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的主要依据的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
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