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综合模拟(三)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6 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考古发现,在二里岗、殷墟、台西村等遗址中出现了水沟、水井、陶水管道等遗迹。《诗经·小雅》中有“滤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A.孕育着精耕细作生产方式B.水利工程兴建渐成规模
C.农业进步促进了文学创作D.传统农耕经济取得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如表是关于汉武帝治国思想的相关史料。据此可知,汉武帝(     
史料出处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天人三策》
(汉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班固《汉书》
A.承袭秦制,有所损益B.尊崇儒家,兼用百家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不拘一格,任人唯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新唐书·杨炎传》记载规定“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政府将全国版图内的州县民籍划分为五等,规定“天下闰年造五等版籍,有五等丁口籍,此五等户皆为主户”,“或以税钱贯百,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财,或以田之受种”。这体现了(     
A.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B.人口瞒报现象的改善
C.征赋方式发生重大调整D.户籍管理的日趋科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如图为1368年明政府“均工夫”办法的相关规定。该办法(     
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他田足之,名曰均工夫。寻编应天十八府州,江西九江、饶州、南康三府均工夫图册。每岁农隙赴京供役三十日遣归。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夫,而田主出米一石资其用。非佃人而计亩出夫者,亩资米二升五合。
A.按田亩多寡征派徭役B.充分照顾佃农的权益
C.以遏制豪强势力为出发点D.先局部试行再向全国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总理衙门设立后,奕奏请派员出访欧洲未果。直到1866年,清政府接受赫德提议,经过多方考量,派退休的四品官员斌椿率同文馆三名学生随赫德出访欧洲。清政府的这一安排(     
A.旨在顺应近代化的潮流B.受制于传统观念的束缚
C.标志着朝贡外交的转型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如图为近代中国英商、华商、日商纱厂已开车的机器设备增长情况(纺机锭数)。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是(     

A.华商、日商、英商B.日本、华商、英商
C.英商、华商、日商D.华商、英商、日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阶段的形势图。该形势出现于(     

A.1931-1935年B.1935-1937年
C.1937-1938年D.1938-1945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如图为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     

A.号召农民积极开展农业生产B.宣传工业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C.鼓舞对抗美援朝的必胜信心D.号召青年学习知识投身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各国和平和睦邻关系》,首次以决议形式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     
A.新兴国家崛起逐步瓦解国际旧秩序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的认同
C.联合国逐步引领全球治理机制改革D.中国开始主导国际外交规则的制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